悬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悬头的简介:
xuán tóu/tou
1.见"悬首"。 2.悬头于梁,以防瞌睡。形容苦学。语出《太平御览》卷六一一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又卷三六三引《汉书》,文字略异。
1.见"悬首"。 2.悬头于梁,以防瞌睡。形容苦学。语出《太平御览》卷六一一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又卷三六三引《汉书》,文字略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谓杀人而悬挂其头以示众。《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百岁之母,孩提之子,同时断斩,悬头竿杪。」《三国演义》第三回:「贡遂杀段珪,悬头于马项下。」也作「悬首」。
2. 楚国人孙敬好学,将头发用绳子绑在屋梁上以防止打瞌睡。见《太平御览.卷六一一.学部.勤学》。后比喻发愤求学。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也作「悬梁」。
词语“悬头”在古代典籍中出现较少,其含义较为特殊。一般而言,“悬头”一词可能指的是将头发悬挂在某处的行为或象征性的举动,但它并没有一个统一且广泛接受的具体定义,因此理解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根据有限的文献记载和历史背景分析,“悬头”有时被用作一种惩罚方式或是誓师、激发士气的方式。在某些情境下,它可能象征着决心、勇气或对某事的坚定承诺。下面提供几个基于这种理解的造句示例:
- 古代将士为了激励自己,常常用“悬头”的方式表达誓死报国的决心。
- 在历史故事中,一位将领为了让士兵们更加勇猛作战,曾将头发悬挂在弓上作为誓约。
- 他决定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就像古代战士一样,用“悬头”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勇气。
- 宋朝时期,有位忠臣为了表达对国家的忠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悬头”,以此来激励自己和身边的人共同抵抗外敌入侵。
- 在一场重要的对抗战中,将军们通过“悬头”的仪式激发了士气,最终取得了胜利。
请注意,“悬头”这一词汇并不是常见的成语或者俗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上述解释与造句是基于对传统文学资料的理解和推断,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定义或用法。如果在特定的历史文本、文学作品或其他文化背景中有“悬头”的记载,其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分词解释
悬
xuán
1 挂,吊在空中:~垂。~吊。~梯。~河。~心。~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梁刺股。2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断。~案。~而未决。3 距离远:~隔。~殊。4 危险:~崖。~乎(“乎”读轻声)。5 公开提示:~赏。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