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骼埋胔的拼音、解释、组词
掩骼埋胔的简介:
yǎn gé mái zì
指收葬暴露于野的尸骨。为古代的恤民之政。
指收葬暴露于野的尸骨。为古代的恤民之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掩埋腐烂的尸体。《礼记.月令》:「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琰传》:「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
词语解析
掩骼埋胔
-
释义: “掩骼埋胔”这个词出自古代汉语,是“掩骼埋骨”的简称。“骼”指的是骨头,“胔”指尸体已经腐败后的肌肉和软组织。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以仁德之心处理战死者遗骸或因疾病死亡者遗体的行为。
-
出处: 这个词最早见于《礼记·文王世子》,原句是“掩骼,埋胔”,后被广泛用于描述对于逝者的尊敬与爱护的态度。
-
解释: “掩骼埋胔”体现了古人对于死者遗骸的尊重和关怀,强调即使在战乱或者瘟疫这样的非常时期,也要用仁慈之心对待每一位失去生命的人。这是一种道德上的高度要求,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礼仪、孝道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视。
造句
- 面对无数因战争而牺牲的灵魂,我们应当学习古人“掩骼埋胔”的精神,以仁慈之怀去缅怀每一位逝者。
- 在灾难过后,各地志愿者纷纷行动起来,寻找并妥善处理无主遗体,践行着古人“掩骼埋胔”的传统美德。
- 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医生,在亲人离世后还亲自为他们料理后事,以实际行动传承了“掩骼埋胔”的精神。
- 在这次慈善活动中,志愿者们不仅捐款捐物,还自发组织了“掩骼埋胔”小组,专门负责处理流浪动物的安葬事宜。
- 为了纪念那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当地政府决定在城市公园内设立一个专门区域来“掩骼埋胔”,让他们的英灵得到妥善安置。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