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的拼音、解释、组词

避地的简介:

bì dì
1.亦作"避墬"。 2.谓迁地以避灾祸。 3.犹言避世隐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因避乱而迁居他乡。《后汉书.卷六八.郭符许列传.许劭》:「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一:「京国乱离,僖皇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颍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词语《避地》详解

避地(bì dì)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因某种原因暂时离开自己的住所或工作地点,到另一个地方躲避灾祸、逃避困难或者寻求安逸。它多用于描述人们在遇到政治、社会或其他形式的压迫时选择的临时移居行为。

词语来源

这个词语最早出自于古代典籍《文选·江淹〈别赋〉》,原文为“避地怀新”,指因躲避祸害而迁移到新的地方。

近义词:逃难、避世

造句

  1. 因工作调动,他不得不暂时将家庭避地到父母家中。
  2. 战乱频发时,很多人选择避地他乡以求安全。
  3. 为了躲避政治迫害,他决定先避地国外,等局势稳定后再回国。
  4.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一些企业主选择避地二线城市发展业务,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5. 因不堪忍受喧嚣的城市生活,他考虑避地乡村以求宁静和内心的平和。

通过上述造句可以看出,“避地”一词可以用于多种情境中,既包括为了安全考虑的迁移行为,也涵盖了寻求更好发展机会的选择。

分词解释

1 躲,设法躲开:~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2 防止:~免。~孕。~嫌。~雷针。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10 底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