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官的拼音、解释、组词
命官的简介:
mìng guān
1.任命官吏。 2.谓被任命为官吏。 3.指朝廷的官吏。因古有一至九命之别,故称。 4.使令下属的官吏。
1.任命官吏。 2.谓被任命为官吏。 3.指朝廷的官吏。因古有一至九命之别,故称。 4.使令下属的官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任用官吏。晋.陆机〈演连珠〉五○首之二七:「故圣人随世以擢佐,明主因时而命官。」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惟王建国,惟典命官。」
2. 由朝廷任命的官吏。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色有色长,部有部头,上有教坊使副、钤辖、都管、掌仪范者,皆是杂流命官。」《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大小都是皇上家的官,我瞧他不起,便是亵渎朝廷的命官。」
《命官》这一词语在古代汉语中使用较为频繁,它通常指的是由皇帝或上级官员任命、派遣到特定职位去执行公务的人。这里的“命”字有命令、任命的意思,“官”则是指官职、职务。“命官”一词常用来描述官员的任用过程。
详细解释: 1. 含义:“命官”指的是由皇帝或上级直接任命并派遣到某个职位进行工作的人员。 2.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两代,“命官”的概念被广泛使用。这包括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的官员任免过程。“命官”通常是一种正式的任命方式,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造句示例: 1. 唐朝时期的丞相往往通过皇帝直接“命官”,来负责处理国家的重要事务。 2. 为了确保朝廷的稳定与高效运作,每个新职位通常都需要由皇帝亲自“命官”。 3. 在古代科举制度下,许多有才华的士人通过殿试后被皇帝直接“命官”,进入仕途。 4. 这位官员在任内表现优异,得到了上级的认可,最终被提名为重要部门的关键职位“命官”。 5. 由于政局动荡,朝廷决定重新进行地方的“命官”,以期恢复秩序。
这些例子展示了“命官”的不同应用场景和语境。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