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会议的拼音、解释、组词
万隆会议的简介:
wàn lóng huì yì
也称“亚非会议”。1955年4月,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非洲二十九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的会议。讨论有关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新兴国家加强团结,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等问题。会上提出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和平相处十项原则。会议反映的原则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也称“亚非会议”。1955年4月,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非洲二十九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的会议。讨论有关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新兴国家加强团结,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等问题。会上提出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和平相处十项原则。会议反映的原则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 AI解释
《万隆会议》是指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全称是“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这次会议由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共同发起。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讨论的主题包括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中国代表团以“求同存异”的方针,在会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细解释
万隆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上一次重大突破,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地国家参加的情况下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中,“求同存异”成为会议精神和原则,并且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支持。
造句
- 在万隆会议上,各国代表一致同意要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逐渐崭露头角,不再被边缘化,正如万隆会议精神所倡导的那样。
- 我们应当秉承万隆精神,在今天的世界中寻求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机会。
- 万隆会议期间,各国代表围绕着和平、合作与发展的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也应该传承和发扬“万隆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万
wàn,mò
1 数目,十个一千:~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2 喻极多:~物。~方(①指全国和世界各地;②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机。气象~千。3 极,很,绝对:~~。~幸。4 姓。
隆
lóng
1 盛大,厚,程度深:~冬。~重(zhòng )。2 兴(xīng )盛:兴~。~盛(shèng )。3 高,高起:~起。~穹。~准(高鼻梁)。4 尊崇:~师。5 姓。
会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
议
yì
1 意见,言论:~论。提~。建~。2 讨论,商量:商~。会~。协~。~案。~决。~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恐招物~。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