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口弄舌的拼音、解释、组词

搬口弄舌的简介:

bān kǒu nòng shé
挑拨是非。同“搬唇递舌”。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蓄意调唆、搬弄是非。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必然嫂嫂见我做了这些衣裳,以定背后有说话。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亦作搬弄口舌、搬唇递舌、搬唇弄舌。

1. 蓄意调唆、搬弄是非。《水浒传》第四四回:「必然嫂嫂见我做了这些衣裳,以定背后有说话。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也作「搬弄口舌」、「搬唇递舌」、「搬唇弄舌」。

词语详解

搬口弄舌(bān kǒu nòng shé)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言,用来形容人用花言巧语、甜言蜜语来挑拨离间或搅扰是非。

  • 结构:联合式。
  • 拼音:“搬口弄舌”的拼音是“bān kǒu nòng shé”。
  • 语法:作谓语,用于形容人用言语进行调唆、招惹是非的行为。
  • 感情色彩:贬义词。这个成语多用来指责那些喜欢嚼舌头、说人是非的人。

造句

  1. 她总是搬口弄舌地在同事之间制造矛盾,大家都不再信任她了。
  2. 在公司里,有个人专门搬口弄舌,无中生有地说别人坏话。
  3. 李华的邻居是个爱搬口弄舌的人,总是在背后说长道短。
  4. 他不希望和家人争吵,但那些搬口弄舌的亲戚让他很头疼。
  5.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公司规定禁止员工搬口弄舌地议论同事。

这些句子展示了“搬口弄舌”成语的具体用法和语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尽量避免这种行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分词解释

bān

1 移动,迁移:~动。~移。~迁。~运。生~硬套。2 挑拨离间:~唆(调唆)。~弄是非。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nòng,lòng

1 玩耍,把玩:摆~。玩~。~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潮儿。戏~。~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璋(“璋”是一种玉器,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意为生儿子)。2 做,干:~假成真。~明白。3 设法取得:~点钱花。4 搅扰:这事~得人心惶惶。5 耍,炫耀:搔首~姿。6 不正当地使用:~权。~手段。捉~。7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琴。梅花三~。8 古代百戏乐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

shé

1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头。~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剑。2 语言辩论的代称:~战(激烈议论)。3 像舌头的东西:帽~。火~。4 铃或释中的锤。5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