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撇子的简介:

yī piē/piě zǐ
1.方言。一个耳光。 2.见"一撇"。

  • AI解释

一撇子》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标准的中文词汇,所以这里可能会存在一些误解。不过根据“一”字在某些方言中的含义,我们猜测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性格或行为特点的人,即像“撇嘴”那样的一边倒向一边的行为习惯或性格倾向。例如,在一些地方口语中,“一”有时用来形容某人的某种特性特别突出。“撇子”则常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做事或者说话偏激、固执己见。

如果按照这种理解来构建一个新词“一撇子”,那么它可能是指那些做事或说话偏向某一侧,坚持自己观点,不易改变的人。在正式的汉语中,并没有这个词汇,不过我们可以根据上述含义构造一些例子:

  1. 他在办公室里总是摆出一副“一撇子”的姿态,不轻易接受他人的意见。
  2. 小李是个典型的“一撇子”,对于任何问题都有自己的固定看法,不容易被说服。
  3. 虽然我们都劝说,但这个“一撇子”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
  4. 无论别人怎么解释,这位老师都保持着“一撇子”的态度,坚信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
  5. 她做事总是这么有主见,“一撇子”一样的风格让她在团队中独具特色。

请注意,以上造句中的《一撇子》是一个假设性的词汇,并非正式汉语词汇。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适当调整或替换为更准确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piē,piě

1 丢开,抛弃:~开。~弃。2 由液体表面舀取:熬粥时把沫儿~掉。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