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愠的拼音、解释、组词
无愠的简介:
wú yùn
1.不气愤;不怨恨。
1.不气愤;不怨恨。
- AI解释
词语详解
无愠(wú yùn)
- 词义:指不生气、不发怒。在古代汉语中,“愠”有“怨恨”的意思,因此“无愠”就是没有怨恨或不满的情绪。
-
出处与使用背景:“无愠”这一词语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是“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子贡问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康也(即冉有)欲无言。赐乎,尔何如?’曰:‘也若和而不同。’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或曰:富贵可以微辞。子曰:‘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虽然没有直接出现“无愠”的表述,但其中蕴含了君子应该有的心态——对待他人和言论时的平和态度。
-
现代意义:在现代社会,“无愠”体现了一个人处世的一种高雅风范和宽容的心态。它鼓励人们遇事不怒,能够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去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与问题,从而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 相关成语:“无愠无喜”,形容人能坦然面对一切,不会因为得失而过于激动或悲伤。
造句
- 在工作中遇到分歧时,他总是能够做到无愠无怒,积极寻找共同点解决问题。
- 虽然两人意见不合,但他始终保持了“无愠”的态度,没有让争吵影响到工作关系。
- 面对批评和指责,他依然能以“无愠”的心态去面对,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生气。
- 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她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无愠”,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 “无愠”不仅是一种待人接物的美德,也是个人修养的一种体现。
分词解释
无
wú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