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情陪告的拼音、解释、组词
下情陪告的简介:
xià qíng péi gào
1.谓向人低头求恳。
1.谓向人低头求恳。
- AI解释
《下情陪告》这个词组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但根据其字面含义推测,“下情”通常指的是下级或臣民向上级汇报的情况、意见等;“陪告”则是陪同汇报的意思。综合这两部分来看,“下情陪告”可能是指下级或臣子通过官方渠道向朝廷或上级领导传达自己的意见或情况。
详细解释
- 下情:即下级或普通民众的情况、意见或者诉求,通常指那些需要向上级或主管部门汇报的信息。
- 陪告:在这里指的是陪同报告或共同报告的意思。可能意味着除了直接提出下情之外,还有其他伴随的说明或是辅助性的信息一同提交。
造句
- 在清朝时期,官员们常常要进行“下情陪告”,即通过层层上报的形式向上级汇报地方的情况。
- 如果说“下情”是基层民众的心声和困难,那么“陪告”就是为这些声音提供一个表达的平台,确保它们能够被重视并采取行动。
- 由于交通不便,古代官员在进行“下情陪告”时,常常需要长途跋涉,将地方的具体情况详尽无遗地汇报给中央政府。
- 在现代政治体系中,“下情陪告”类似于公众通过各种渠道向政府部门反映自己的意见和需求的过程。
- 政府部门定期组织座谈会,让不同行业、地区的人代表提出“下情”,并进行“陪告”,以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
虽然“下情陪告”这个词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它涉及到了信息上传递过程中的一种形式或过程。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子能够帮助您理解这一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情
qíng
1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绪。~怀。~操。~谊。~义。~致。~趣。~韵。性~。~愫(真情实意)。~投意合。~景交融。2 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人。~书。~侣。~诗。殉~。~窦初开(形容少女初懂爱情)。3 对异性的欲望,性欲:~欲。发~期。4 私意:~面。说~。5 状况:实~。事~。国~。~形。~势。~节。
陪
péi
1 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伴。~同。~客。~葬。~嫁。失~。2 从旁协助,辅佐:~臣。~审。3 增加的,非主要的:~衬。~都。4 古同“赔”,偿还。
告
gào
1 说给别人,通知:~谕。~知。~诫。~诉。报~。劝~。奔走相~。2 向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发。~状。控~。3 表明,请求:~老。~急。自~奋勇。4 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出现:~成。~竭(宣布某种东西用尽)。~罄(现指财物用尽或货物等售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