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焉者的拼音、解释、组词

下焉者的简介:

xià yān zhě
1.《礼记.中庸》:"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郑玄注:"下谓臣也。"朱熹集注:"下焉者,谓圣人在下,如孔子虽善于礼,而不在尊位也。"后以"下焉者"指次等者。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次等的。相对于上焉者而言。《礼记.中庸》:「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宋.吴如愚《准斋杂说.卷下.五累说》:「下焉者困而不学,虽无所知见,而此心以不明为累,所谓下愚也。」

下焉者》这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固定用语,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和上下文可以进行合理的解读。从字面上理解,“下焉者”指的是处于较低等级、地位或者评价的一类人或事物。“焉”在这里是一个语气词,类似于“了”、“呢”,用来加强语气。

根据这一解释,我们可以将其用于形容社会阶层中地位较低、能力较弱的人或是品质较差的事物。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恰当的运用,以避免产生歧义或不准确的理解。

以下是五个造句示例:

  1. 这种商品质量非常差,属于下焉者之列。
  2. 在这次评选中,他的表现只能算作下焉者
  3. 看到他低下的行为举止,我感觉他就是个典型的下焉者
  4. 我们不能让这种思想观念成为社会的下焉者
  5. 这种做法虽然可能短期内有效,但从长远来看只会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下焉者”。

请注意,在实际应用中,“下焉者”这一表达应谨慎使用,以确保用语得体且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分词解释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zhě

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作~。二~必居其一。来~。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回。~番。~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