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正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正的简介:
sān zhèng
1.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合称三正。《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曰:"建子﹑建丑﹑建寅,三正也。"一说指天﹑地﹑人之正道。孔传:"怠惰弃废天地人之正道。"也称三统。 2.指夏﹑殷﹑周三代。 3.指中心朱色﹑次白﹑次苍的三色射靶。
1.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合称三正。《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曰:"建子﹑建丑﹑建寅,三正也。"一说指天﹑地﹑人之正道。孔传:"怠惰弃废天地人之正道。"也称三统。 2.指夏﹑殷﹑周三代。 3.指中心朱色﹑次白﹑次苍的三色射靶。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夏正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称为「三正」。《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三正迭绍,洪圣启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自)洎周公维新,姬公定法,䌷三正以班历,贯四时以联事。」也称为「三统」。
2. 天、地、人的正道。《书经.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汉.孔安国.传:「怠惰弃废天、地、人之正道。」
《三正》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历史、文化或文学术语,它可能是指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些概念或者是某个领域的特指词组。在没有明确上下文的情况下,“三正”这个词汇有几种不同的可能性:
- 在中国古代,有的朝代以夏历(农历)、周历和殷历为正月,即所谓的“三正”。 这种说法源于《后汉书·五行志》的记载。
- 在其他语境中,“三正”可能是指三个正确的、标准的方式、原则等。
基于这两个解释,以下是根据这两种情况准备的一些造句:
- 在历史研究中,夏历、周历和殷历都是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时间参考系统,体现了“三正”的概念。
-
例句: 研究者们通过比较这三种正月的起始方式,试图揭示早期中国的历法演变史。
-
如果理解为三个正确的标准或原则:
- 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论,包括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人格教育三个方面,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
公司要求员工遵守三正的工作准则:准时到岗、守时完成任务和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
-
例句: 为了使社区治理更加科学规范,我们确立了三个基本原则: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以及和谐共赢。
-
如果“三正”指的是某个具体领域或概念中的三个正确标准:
- 在建筑行业,“三正”通常是指结构安全、环保可持续和美观实用性。
如果您提供更具体的背景或语境信息,我可以为您提供更加精确的解释与例句。
分词解释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