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逢源的拼音、解释、组词
左右逢源的简介:
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学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左右逢源」之「源」,典源作「原」。「原」,同「源」。左右两边都能够得到水源。指学道有得,即可得心应手,取用不竭。语本《孟子.离娄下》。后来「左右逢源」用来比喻办事得心应手或处事圆融。
2.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1>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注解〕 (1) 资:借助。
3. 「左右逢源」原作「左右逢原」。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重要思想家,在政治观上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孟子》一书为弟子辑其所述而成,其中可见他对孔子理念的传承,并可得见他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离娄〉一篇多论仁政及尽伦希圣之事,典源所从出的这段文字,讲述的是为学应有的态度。孟子以为要追求精到深入的学问,必须用心去体会。若能自得于心,则所学才能深固,应用起知识才能随心所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后来「左右逢源」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学道有得,即可得心应手,取用不竭。后则泛用于比喻办事得心应手或处事圆融。
1. 左右两边都能够取得到水源。指学问有成,即可取用不竭。后比喻行文、办事得心应手或处事圆融。语本《孟子.离娄下》。【例】这位作家生活体验丰富,下笔时总是能信手拈来、左右逢源。
1. 左右两边都能够得到水源。指学道有得,即可得心应手,取用不竭。语本《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后比喻办事得心应手或处事圆滑。清.朱彝尊〈合刻集韵类篇序〉:「纽分畛域,注相引证,庶乎取诸左右逢源矣夫。」也作「左右逢原」。
《左右逢源》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各种情况和场合中都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某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轻易地解决问题或取得成功,就如同水源充足,无论从左边还是右边都可以获得。
详细解释:
- 左右逢源:原意是指水源从两个方向都十分丰富、充裕。
- 引申义:比喻在各种环境中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资源,游刃有余,没有困难。形容人知识渊博或技能广泛,应对能力强,在不同的场合下都能表现出色。
造句:
- 小明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读过很多书,因此他无论是在学术讨论会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左右逢源。
- 老师经常夸奖小华多才多艺,他在音乐、体育和艺术方面都有着很高的天赋,在学校里简直就是个全能选手,真正实现了左右逢源的境界。
- 这次公司组织的跨部门合作项目中,李经理凭借他丰富的经验与广泛的知识背景,总能左右逢源地解决各种问题。
- 小张虽然年纪轻轻,但在多个领域都展示出了非凡的能力,让人感叹他真可谓是左右逢源,未来不可限量。
- 在家庭聚会时,小刘总是能够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和风趣的语言让大家既开心又有所收获,真正做到了左右逢源。
分词解释
zuǒ
1 面向南时,东的一边,与“右”相对:~手。~方。~右。~膀右臂。2 地理上指东方:山~。江~。3 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派。~翼。~倾。4 斜,偏,差错:~脾气。~嗓子。5 降低官职:~迁。6 古同“佐”,佐证。7 姓。yòu
1 面向南时,西的一边,与“左”相对:~手。~边。2 地理上指西方:山~。江~。3 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倾。~派。~翼。4 古代称等级高的:~族。~职。无出其~(没有高过它的)。5 崇尚,重视:“窃以~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6 古同“侑”,劝酒,劝食。7 古同“佑”,帮助,偏袒。féng
1 遇到:~遇。久别重~。~凶化吉。狭路相~。2 迎合,巴结:~迎。~君之恶。3 姓。yuán
1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河~。泉~。发~。~远流长。~头。2 事物的根由:来~。资~。渊~。能~。起~。策~地。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