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学的拼音、解释、组词

州学的简介:

zhōu xué
1.州中设立的学校。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于府、州、县皆设立学校,设于州的称为「州学」。

《州学》通常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州一级官办学校,它是地方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宋元时期以后,州学不仅是传授儒家经典的场所,也是选拔人才、进行文化普及的重要机构。

详细解释:

  1. 起源与历史背景:早在周朝就有乡校的概念,至秦汉时期,学校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到了唐代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府、州、县三级学制。
  2. 教育内容:州学主要教授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同时也可能涉及一些实用技艺的传授。
  3. 社会功能:除了学术教育外,州学还承担着宣传国家政策法规、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等社会责任。

造句举例:

  1. 在宋代,州学不仅是学子们求知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平台。
  2. 李明从小就在家乡的州学里读书,为后来成为朝廷重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为了促进当地教育发展,政府计划对州学进行改造和扩建,增加更多的设施和服务。
  4. 每年寒暑假期间,州学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吸引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加。
  5. 虽然现在很多人选择去私塾学习,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人们仍然依赖州学来获得基本的教育机会。

分词解释

zhōu

1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县。杭~。2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