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蜩的拼音、解释、组词
承蜩的简介:
chéng tiáo
1.以竿取蝉。承,通"拯"。
1.以竿取蝉。承,通"拯"。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捕蝉。《庄子.达生》:「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唐.成玄英.疏:「承蜩,取蝉也。」
《承蜩》这个词语其实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成语或者常用词语,而是来源于庄子的一则寓言故事。在《庄子·达生》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名叫“詹何”的人,擅长捕蝉,他用一根细竹竿和一片薄薄的黏土(即“承蜩”)就能轻而易举地捕捉到蝉。通过这个故事,庄子强调了专注力、长期练习和对目标的全身心投入对于成功的价值。
详细解释
- 詹何:古代传说中的人物。
- 承蜩:“承”,持;“蜩”,即蝉。“承蜩”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捉蝉的动作或方法,但更深层次上指的是通过细致耐心来达到某种高超技艺的过程。这个词语在现代更多被用来比喻做事需要专注、耐心和持续的努力。
造句
- 詹何教授告诉我们,只有像他那样日复一日地练习,才能够达到“承蜩”的境界。
- 他的书法作品就像詹何的“承蜩”一样,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功底与精心打磨。
- 学习新技能的过程就像是学习如何用薄泥片捕蝉,需要耐心和坚持。
- 虽然起初失败了很多次,但他并没有放弃,“承蜩”的故事鼓舞了他继续前进。
- 每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都需要经历“承蜩”般的过程,即通过不断的努力和专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分词解释
承
chéng
1 在下面接受,托着:~重。~受。2 担当,应允:~担。~当。~包。~做。~认。3 受到,蒙受:~蒙。~恩(蒙受恩泽)。4 继续,接连:继~。~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前启后。5 顺从,迎合:奉~。~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