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戴的拼音、解释、组词
顶戴的简介:
dǐng dài
1.敬礼;感恩。 2.供奉;拥戴。 3.谓双手持物举过头顶。表示致敬。 4.谓花朵着生在枝条的顶端。 5.谓头上承物。 6.头戴(帽子)。 7.承受;继承。 8.犹顶替。谓以此代彼。 9.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帽饰。依顶珠品质﹑颜色的不同而区分官阶大小。也称"顶子"﹑"顶带"。
1.敬礼;感恩。 2.供奉;拥戴。 3.谓双手持物举过头顶。表示致敬。 4.谓花朵着生在枝条的顶端。 5.谓头上承物。 6.头戴(帽子)。 7.承受;继承。 8.犹顶替。谓以此代彼。 9.清代用以区别官员等级的帽饰。依顶珠品质﹑颜色的不同而区分官阶大小。也称"顶子"﹑"顶带"。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敬礼。南朝梁.武帝〈金刚般若忏文〉:「顶戴奉持,终不舍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举家顶戴不尽。可见世间刑狱之事,许多隐昧之情,一些造次不得。」
2. 清代官吏品级,以帽上顶珠的色质为别,称为「顶戴」。
《顶戴》这个词源自中国古代官服上的装饰物,是古代中国官员身份和等级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正式名称为“顶珠”或“顶戴花翎”,它通常被佩戴在官帽之上,用以象征官员的地位、功绩以及品级。
详细解释
- 含义:顶戴是指清朝时期官员所佩戴的一种装饰物,是官职等级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
- 形式:主要包括顶珠(一种小型的珠宝或装饰)、花翎和补服等。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品级,其形状、材质与装饰也不尽相同。
- 功能:
- 作为身份象征:不同颜色、样式代表了不同的官阶。
- 表现荣誉与功绩:通常伴随着对官员的奖励而赐予。
造句
-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被误认为是官员时,他的顶戴也让他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 清朝时期的官场上,顶戴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财富和权势的一种外在体现。
- 历史电视剧常常会通过复原清朝官员服饰中的顶戴来增加历史的真实感。
-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即使是在现代,人们也会在某些场合使用“顶戴”来形容那些拥有高地位的人。
- 虽然现在已无顶戴实物,但这一概念依然存在于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和电影中。
分词解释
顶
dǐng
1 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点。头~。山~。~巅。~尖。2 用头支承:~承。~天立地。3 支撑,抵住:~礼(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礼节,两手伏地,以头抵住受拜人的脚)。~门立户。4 从下面拱起:种子发芽把土~起来了。5 最,极:~好。~多。~大。6 相对着:~风。~头。7 相当,等于:一个~俩。8 担当:~班。不~事。9 代替:~罪。冒名~替。10 争辩,冲撞:~嘴。11 量词,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两~帽子。12 到(某个时间):昨天~十二点才到家。
戴
dài
1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帽子。披星~月。~圆履方。不共~天。2 尊奉,推崇,拥护:~仰。爱~。拥~。感恩~德。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