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县的拼音、解释、组词
州县的简介:
zhōu xiàn/xuán
1.州与县的合称。 2.指州县官。
1.州与县的合称。 2.指州县官。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行政区域州与县的合称。《儒林外史》第一回:「问其所以,都是黄河沿上的州县,被河水决了,田庐房舍,尽行漂没。」
词语解释
州县:
“州县”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两种基本单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州”和“县”的地位、职能以及相互关系有所变化,但总体上来说:
-
州:一般指更大的行政区域,相当于现代省一级或更高一级的行政区。汉代开始设置州,宋代以后,州成为了二级政区。
-
县:则是更小一级的地方政权单位,类似于今天的市辖区或者县级行政区。从秦朝起就设置了县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基本的行政区划之一。
通常情况下,“州县”连用表示地方治理的具体区域,强调的是一个相对独立且完整的行政管理单元。“州县官”则特指负责管辖该地区的官员或行政长官。
造句
- “唐太宗时,全国分为十道,每一道再细分为若干个州和县,确保了国家对地方的有效治理。”
- “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各州设置了通判一职,以监督知州的行政事务,这是‘州县’体系中的一次重要变革。”
- “古代中国的地方官多来自科举出身,他们经过层层选拔后被任命为州县长官,负责管治地方政务。”
-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宋江最终被招安,他作为‘山东郓城县知县’治理一方多年,为民除害。”
- “唐玄宗时期实行了两税法改革,在州县层面增加了直接向百姓征收赋税的制度。”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州县”这一历史概念及其在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