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法的简介:

dà fǎ
1.基本法则。 2.指国家的重要法令或根本法。 3.指朝廷的纲纪。 4.佛教语。谓大乘佛法。 5.复姓。宋代有大法乐霖。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基本法则。唐.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愚以为凡史氏襃贬大法,《春秋》已备之矣。」

2. 国家的基本法。如:「中华民国宪法是我国的基本大法。」

关于“大法”,从字面上理解,“大”通常表示规模宏大、意义重大或范围广泛;“法”在古代汉语中可以指国家法律,也可以泛指道理和原则。现代语境下,“大法”多用于形容某一领域的最高法典或者普遍适用的原则性规定。

不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或具体情境下,“大法”的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国的一些宗教信仰体系中(如某些版本的佛教经典),有时也会使用“大法”来指代佛经,特别是被认为是最重要、最权威的经典。

5个造句:

  1. 在学术研究领域,《大法》是指导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指南针。
  2. 法律学者们正在深入探讨《大法》,以期更全面地理解其精神实质。
  3. 佛教徒们相信,遵循《大法》可以指引他们走向心灵的和平与觉悟。
  4. 在商业交易中,《大法》被视为维护公平竞争的重要基石。
  5. 教育部门正组织一系列讲座,旨在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大法》的核心精神。

请注意,“大法”一词的具体含义可能会因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上述解释和造句主要基于一般性的语言使用情况。如果“大法”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背景中,其意义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

分词解释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