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暑的简介:
dà shǔ
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六月中﹐阳历七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一般为我国气候最热的时候。 2.极热﹐酷暑。
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六月中﹐阳历七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一般为我国气候最热的时候。 2.极热﹐酷暑。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极热的天气。【例】时值大暑,出门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晒伤。
2.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国历七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例】大暑时的天气非常闷热,令人难以忍受。
1. 极热的天气。《山海经.大荒西经》:「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2.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国历七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大暑》是一个节气名称,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属于夏季末期。它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7月23日左右。在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进入大暑时节。大暑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天气炎热潮湿,人们需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大”在这里是形容词,“暑”是指炎热的天气。整个节气的名字意指这个阶段是最炎热的。
- 气候特点:气温达到全年最高值,雷暴、暴雨等极端天气增多。此外,由于湿度高,人们会感到格外闷热。
- 农事活动:农民们在此时需要特别注意农作物的防旱和防病虫害措施。
- 传统习俗:部分地区有饮茶消暑、吃清凉食品等习俗。
造句
- 大暑到了,我们最好多喝水,多吃水果,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 每到大暑时节,天气总是异常闷热,大家都穿着轻薄的衣服来应对这炎热的气候。
- 尽管大暑很热,但很多地方的农民依然坚持在田间劳作,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
- 大暑期间,由于气温偏高,空调和风扇成了人们消夏的重要电器。
- 在大暑的日子里,很多人会选择去海边、游泳池等地寻找一丝凉爽,享受短暂的清凉。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