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背受敌的拼音、解释、组词
腹背受敌的简介:
腹:指前面;背:指后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语出《魏书.卷三五.崔浩列传》。
2. #《魏书.卷三五.崔浩列传》1>泰常元年,司马德宗将刘裕伐姚泓,舟师自淮泗入清,欲溯河西上,假道于国。诏群臣议之。外朝公卿咸曰:「函谷关号曰天险。一人荷戈,万夫不得进。裕舟船步兵,何能西入?脱我乘其后,还路甚难。若北上河岸,其行为易。扬言伐姚,意或难测。假其水道,寇不可纵,宜先发军断河上流,勿令西过。」又议之内朝,咸同外计。太宗将从之。浩曰:「此非上策。……假令国家弃□山以南,裕必不能发吴越之兵与官军争守河北也,居然可知。」议者犹曰:「裕2>西入函谷3>,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太宗遂从群议,遣长孙嵩发兵拒之,战于畔城,为裕将朱超石所败,师人多伤。太宗闻之,恨不用浩计。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梁书.卷三二.陈庆之列传》。 (2) 裕:刘裕(西元356∼422),字德舆,小名寄奴,南朝宋武帝。曾为晋朝将,讨伐桓玄之乱。又曾讨平长江上游割据势力,统一江南;并两次北伐,灭南燕、后秦。晋恭帝时篡晋,改国号「宋」,史称为「刘宋」。 (3) 函谷: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县西南的关口。东起崤山,西至潼津,地形至为险要。战国时为秦所建,故亦称为「秦关」。〔参考资料〕 《梁书.卷三二.陈庆之列传》自春至冬,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欲退师。
3. 「腹背受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典源出自《魏书.卷三五.崔浩列传》。崔浩,字伯渊,北魏东武城人。他博览经史百家之书,足智多谋,军国大计皇帝皆会与之商讨而后行。泰常元年(西元416年),东晋将领刘裕征伐姚泓,想要溯黄河北上,于是向北魏请求借道,明元帝与群臣议论是否可行。大臣们都认为:函谷关是天险,刘裕不可能破关西入,他声称要征伐姚泓,真实的意图难以预料。应该抢先发兵在黄河上游加以阻截,不要让他向西。明元帝打算采纳大家的意见。崔浩却持不同的看法,他以为:「司马休之等人侵扰刘裕镇守的荆州,刘裕恨他恨得咬牙切齿已经很久了。现在趁著姚兴死了,儿子姚泓能力不行,兴兵去征伐,可以看得出刘裕必定是想攻入关中。一般来说,猛烈躁进的人,不会考虑后患。现在如果阻断刘裕西去的道路,他必定上岸向北侵略,这样反而使姚泓平安无事,而我国却招来敌人。如今我方兵马粮食都不足,不适合战争,因为一旦战争,北敌就会趁机进攻,赶去救援北方,则东州又会发生危险。倒不如将水道借给他,让他西进,然后出兵堵住他东师之路。这就是所谓『卞庄刺虎,一举两得』的局势。如果刘裕得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之恩,如果姚泓得胜,我们也不会失去救援邻邦的美名。刘裕就算取得关中,远离本土,难于固守。刘裕不能固守,最终会是我们的囊中之物。所以现在不用兵马劳顿,就能坐观成败,让两虎相斗而我们坐收长远之利,这才是最好的策略。」但是大臣们还是认为:「刘裕如果真的西入函谷关,就会进退无路,腹背受敌,这应当不是他的目的;而且万一刘裕上岸北侵,姚泓的兵马绝对不会出函谷关来援助我们,那时我们就糟了。刘裕扬言西行,其实是想北进来偷袭我们。」最后明元帝还是采纳大家的意见,派兵阻拦刘裕,结果被打败,这时才悔恨没有用崔浩的策略。后来「腹背受敌」被用来形容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1. 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例】前有埋伏,后有追兵,我方腹背受敌,情势非常紧急。
1. 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魏书.卷四二.郦范传》:「腹背受敌,进退无途。」唐.陆贽〈论缘边守备事宜状〉:「进有腹背受敌之虞,退有首尾难救之患。」
《腹背受敌》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古典军事著作,通常用来描述一种非常不利的战略局面。其中“腹”指的是腹部,“背”指的是背部,这里的腹部和背部并不是指人体部位,而是比喻四周或两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详细解释:
- 含义: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战场上被敌人从前面和后面同时进攻,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中。
- 引申义:可以用来比喻在工作、生活中四面受敌或者各方面都面临困境的情况。这种局面通常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压力,并且可能导致失败。
造句:
- 在商场上,他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实际上却腹背受敌,竞争对手不计其数。
- 这次谈判,我们公司突然发现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真是腹背受敌。
- 小李工作一直很顺利,但最近却因为新来的同事和上司的关系紧张而感到腹背受敌。
- 他自以为周旋于几个朋友之间可以左右逢源,没想到却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
- 这场考试对小王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因为他不仅需要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还得应对来自周围同学的竞争,真可谓是腹背受敌。
这些句子通过不同的场景和语境展示了“腹背受敌”这一成语的实际应用及其深层含义。
分词解释
fù
1 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部。~膜。~水。~泻。~疾。心~(喻极亲近的人)。~稿。~诽(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亦作“腹非”)。遗~子。2 喻地区的前部、内部或中部:~地。~背受敌。3 厚:“(冬季之月)冰方盛,水泽~坚,命取冰。”4 怀抱:“出入~我。”bèi,bēi
1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脊。~包。~影。2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景。3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4 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5 避开,离开:~地。~井离乡。6 凭记忆读出:~书。~诵。~台词。7 违反:违~。~离。~信弃义。8 不顺:~运。~兴(xìng )。9 偏僻:~静。10 听觉不灵:耳~。shòu
1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感~。~精。~权。~托。~降。~益。~业(①跟随老师学习;②学生对老师自称)。~教。~领。~聘。~理。2 忍耐某种遭遇:忍~。~苦。~制。~窘。~累(受到劳累)。3 遭到:遭~。~害。~挫。~屈。~辱。~阻。4 适合,中:~吃。~看。~听。~使。dí
1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人。~方。~寇。2 指敌人:~后。~情。~酋。~特。轻~。克~制胜。3 抵挡:寡不~众。4 相当:势均力~。匹~。~手(能力相等的对手)。5 仇视:~意。“诸侯~王所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