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的拼音、解释、组词
长沙会战的简介:
cháng shā huì zhàn
1939年至1941年间,日军先后三次对长沙发动进攻,其主要战略目标是打击和削弱中国军队的实力,所以每次会战都不超过一个月。中国军民利用有利地形,节节抵抗,保存实力,消耗敌人,然后进行决战。其中尤以第三次会战最为出色,使敌军遭到很大损失。
1939年至1941年间,日军先后三次对长沙发动进攻,其主要战略目标是打击和削弱中国军队的实力,所以每次会战都不超过一个月。中国军民利用有利地形,节节抵抗,保存实力,消耗敌人,然后进行决战。其中尤以第三次会战最为出色,使敌军遭到很大损失。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自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全面抵抗,总共发生二十二次大的会战,其中有些地区连续发生多次战役,长沙地区即有三次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从民国二十八年九月到十月间(也称为「湘北会战」,日方称为「湘赣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是在民国三十年九、十月间发动的。第三次在三十年底至次年初。敌方皆以陆海空军进犯,均被我军歼灭。
词语解释: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又称为第三次长沙战役或“1941年长沙大捷”,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正面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发生于1941年12月4日至12月25日。
背景与经过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背景下,日本为了确保南洋地区的资源供应以及加强对中国内陆的战略控制,决定集中力量攻占长沙。中国军队为此制定了详细的防御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胜利。通过这次战役,中国军队不仅成功抵御了日军的大规模进攻,还给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
意义 长沙会战对于提振中国军民及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打破了日本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抵抗的决心,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造句
- 长沙会战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 大学历史课上讲到了长沙会战的重要意义,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
-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活动中,长沙市重新开放了“长沙会战遗址公园”。
- 从长沙会战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坚韧。
- 每年12月都会有人来到这里缅怀长沙会战中的英雄事迹。
分词解释
长
cháng,zhǎng
1 两端的距离:~度。2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沙
shā,shà
1 非常细碎的石粒:~子。~石。风~。~尘。~砾(沙和碎石块)。~漠。~丘。~滩。~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暴。~浴。~疗。~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2 像沙的东西:~糖。豆~。~瓤。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哑。4 姓。
会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
战
zhàn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3 发抖:~抖。寒~。胆~心惊。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