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牍的拼音、解释、组词

尺牍的简介:

chǐ dú
①古代书写用的一尺长的木简:谁谓情可书,尽言非尺牍。②书信:亲笔尺牍答之|不知道书信格式,找本尺牍看看。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信。【例】商用尺牍大全

1. 尺牍,本指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后借指书信。《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也称为「尺简」。

尺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通信形式,特指私人书信或文辞体裁。"尺牍"一词来源于古代书写材料有限、篇幅较小的实际状况,因为古人通常以纸张或简帛为载体来撰写文字,一般不会太长,故称“尺牍”。在文学和交际中,“尺牍”常被用于指代文人之间互相交流的书信。

详细解释:

  1. 含义:古代私人书信的一种形式。
  2. 特点:内容丰富多样,既可表达情感,又能进行学问探讨;语言风格灵活多变,既有庄重的辞令也有亲切自然的语气。
  3. 用途:除了个人之间的通信外,在文人之间也用于表达情谊、阐述观点或分享心得。

造句:

  1. 这封尺牍中他表达了对远方亲友深切的思念之情。
  2. 尺牍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方式。
  3. 在这封精心撰写的尺牍里,他详尽阐述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
  4. 虽然时代变迁,但人们依然珍视那份手写尺牍带来的温度与真诚。
  5.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的合作,双方交换了精美的尺牍作为友谊的见证。

这些句子展现了“尺牍”在文学表达和个人情感交流中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chǐ,chě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短寸长。~牍。2 量长度的器具:竹~。3 像尺的东西:铁~。仿~。戒~。4 形容微少或短小:~布。咫~天涯。

1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公文)。尺~(书信)。案~。2 古代乐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