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不离的拼音、解释、组词
形影不离的简介:
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关系密切,不能分开。语本《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后亦用「形影不离」形容关系亲密,无时无处不在一起。△「如影随形」、「形影相随」
2. 《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王,楚王说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至,因见惠王。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时亦然。有汤武1>之贤而无桀纣2>之时不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圣人之见时3>,若步之与影不可离4>。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 〔注解〕 (1) 汤武:商汤与周武王。 (2) 桀纣:夏桀与商纣的合称。二人皆因无道,为商汤与周武王所灭。 (3) 见时:得时。「见」疑为「」之讹字;「」,古文「得」。 (4) 若步之与影不可离:若步行日中,影乃逐之,不可分离。
3. 《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论述的重点是教人把握时机。时机不对,纵使有商汤和周武王的才德也无法成就功业;反之,处在夏桀和商纣暴虐无道的朝代而没有商汤、周武王的才德,同样也无法成就功业。圣人和时机不可分离,就像一个人在日光下步行,他的形体和影子不可分离一样。后来「形影不离」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与人或与物、物与物的关系密切,不能分开。此外,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泺阳消夏录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相对嬉笑,不避忌人。」则用「形影不离」形容二人关系亲密,无时无处不在一起。
1. 形容关系亲密,无时无刻不在一起。【例】这一对堕入爱河的情侣,整天形影不离。
1. 形容关系亲密,无时无处不在一起。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二.槐西杂志二》:「夫妇甚相得,形影不离。」也作「形影相追」、「形影相随」、「形影相依」、「影形不离」。
《形影不离》这个词形象地描述了人与物、人与人之间极其亲密无间的关系,即两个事物或两个人像形体和它的阴影一样紧密相随,不可分割。
详细解释:
- 含义:形容关系非常密切,随时相伴,难以分开。无论是人与人的关系还是人与物的关系都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
-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常以形影自随”。原文指的是马援的哥哥去世后,他常常以形影自比,形容自己时刻怀念并思念哥哥。
- 感情色彩:积极
造句:
- 小明和小华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他们两人形影不离,无论是在校园还是课外活动,都是好朋友。
- 这部作品是作家与摄影师共同创作的结晶,他们的合作堪称形影不离,彼此之间互相启发、支持。
- 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两位同事几乎形影不离地在实验室度过了一整天的时间。
- 她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形影不离一样亲密无间,无论走到哪里都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将她们紧紧连在一起。
- 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两人形影不离地相伴同行,一路上有说有笑,享受着彼此的陪伴。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形影不离”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紧密跟随关系,还用来形容情感或精神层面的高度契合和亲密。
分词解释
xíng
1 实体:~仪(体态仪表)。~体。~貌。~容。~骸。~单影只。~影相吊。2 样子:~状。~式。~态。~迹。地~。情~。3 表现:~诸笔墨。喜~于色。4 对照,比较:相~见绌。5 状况,地势:~势。6 古同“ 型 ”,模子。7 古同“ 刑 ”,刑罚。yǐng
1 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花~。倒~。幻~。~壁。~响。~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无踪。~~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含沙射~(喻暗地里诽谤中伤)。2 形象:摄~(照相)。留~。剪~。~印。~像。3 描摹:~写。~抄。~宋本。4 指“电影”:~评。~院。~片。~视(电影和电视)。~坛。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lí
1 相距,隔开:距~。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2 离开,分开:分~。~别。~家。~散(sàn)。~职。~异。~间(jiàn )。支~破碎。3 缺少:办好教育~不开教师。4 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 古同“ 罹 ”,遭受。6 古同“ 缡 ”,妇女的佩巾。7 〔~~〕形容草木茂盛,如“~~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