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lí 部首 笔画10 字形上下 五行 五笔:YBMC

离的基本解释:

1 相距,隔开:距~。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

2 离开,分开:分~。~别。~家。~散(sàn)。~职。~异。~间(jiàn )。支~破碎。

3 缺少:办好教育~不开教师。

4 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

5 古同“ 罹 ”,遭受。

6 古同“ 缡 ”,妇女的佩巾。

7 〔~~〕形容草木茂盛,如“~~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8 姓。

离的笔顺/笔顺名

丶,一,ノ,丶,∟,丨,丨,㇆,ㄥ,丶

点,横,撇,点,竖折/竖弯,竖,竖,横折钩,撇折,点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由合而分。如:「分离」、「离开」、「离别」、「离婚」。

2. 距、相隔。如:「距离」、「我家离学校很近。」

3. 背叛。如:「背离」、「离经叛道」、「众叛亲离」。

4. 奇异不合常理。如:「离奇」。

5. 易经卦名。八卦之一。代表火。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分别、分开。【例】分离、别离、离群索居

2. 距、相隔。【例】距离、隔离

3. 违反。【例】背离、叛离、离经叛道

4. 缺少。【例】做蛋糕离不了蛋和面粉。

5. 八卦之一。卦形为。象征火、日、电。

6. 六十四卦之一。离()下离()上。表示以阴柔之质而得中正的意思。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分别、分开。如:「离群索居」。《吕氏春秋.仲夏纪.大客》:「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2. 距、相隔。如:「我家离火车站很近。」《三国演义》第一六回:「辕门离中军一百五十步。」

3. 背叛。如:「背离」、「乖离」、「离经叛道」。《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4. 遭受、触犯。《韩非子.五蠹》:「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史记.卷三五.管蔡世家》:「必去曹,无离曹祸。」

5. 缺少。如:「做蛋糕,离不了面粉与蛋。」

6. 《易经》卦名:(1)八卦之一。卦形为☲。其象为火、日、电。(2)六十四卦之一。离(☲)下离(☲)上。象以阴柔之质而得中正之义。

7. 姓。如五胡十六国时后燕有离班。

详细解释

離 lí

〈名〉

【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造字法】:形声。从隹( 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

1 同本义 ([En.] Chinese oriole)

【引】

1 《说文》:离,离黄仓庚也。

2 《易·说卦》: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

3 《颜氏家训》:离则配禹。

4 《诗·邶风·旌丘》:流離之子。

5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 长离,传说中的凤鸟,比喻有才华的人 ([En.] a legendary bird)

【引】

1 傅长虞《赠何劭王济》:双鸾游兰渚,二离扬清晖。

3 八卦之一,象征火 ([En.] fire)

【引】

1 《易·说卦》:离,为火,为日。

4 通“缡”。古代女子出嫁时系的佩巾 ([En.] scarf)

【引】

1 《汉书·外戚传》:申佩离以自思。

5 通“螭”。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En.] dragon without horn)

【引】

1 《史记·周本纪》:如虎如罴,如豺如离。

6 通“樆”。山棃 ([En.] rowan)

【引】

1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桂椒栏,檗离朱杨。

7 通“蓠”。香草 ([En.] sweetgrass)

【引】

1 《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8 姓

離 lí

〈动〉

1 离假借为“剺”。离开;离别 ([En.] part;leave each other)

【引】

1 《诗·小雅·雨无止》:正大夫离居。

2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3 诸葛亮《出师表》:今当远离。

4 《韩非子·五蠹》:离臣虏之劳。

5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离城三里。

6 清· 袁枚《祭妹文》:离吾乡七百里。

7 唐·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萋萋满别情。

【例】

又如:脱离(离开);偏离(离开正道);离了母(离了谱;失去本来面目);离人(与亲人分别的人);离恨(离别的愁恨);离格儿(出格);离了眼(看花了眼);离丧(指亲人死亡)

2 分散,离散。跟 “合”相对([En.] decentralize)

【引】

1 《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2 清· 林觉民《与妻书》:不愿离而离。

3 汉· 贾谊《过秦论》:约从离衡。

【例】

又如:离合(分合;聚散);离聚(分和合);离鹤(失群的鹤);离会(指两国君主相会,而彼此意见不一致,不能定是非善恶)

3 假借为“罹”。遭受 ([En.] suffer from)

【引】

1 《诗·王风·兔爰》:雉离于罿。

2 《国语·晋语》:离桓之罪。

【例】

又如:离骚(遭遇到忧患);离恨天(遭逢恨事之天);离尤(遭受罪愆);离殃(遭受,罹祸)

4 割取 ([En.] cut)

【引】

1 《礼记·少仪》: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

【例】

又如:离肺(割去肺脏)

5 断绝;判别 ([En.] distinguish)

【引】

1 《礼记·学记》:一年离经辨志。

【例】

又如:离经(离析经书的文句章节);离辞(离析辞句)

6 违背,背离 ([En.] violate;go against)

【引】

1 《商君书·画策》:失法离令。

2 《左传》:众叛亲离。

【例】

又如:离上(背叛君上);离次(离弃职守);离判(弃去形体,超越形躯);离志(异心,背离的心志)

7 距离;相距 ([En.] be apart from;be at a distance from)

【引】

1 《水浒传》:只是小人家离得远了。

2 离这里还有多少路。

8 罗列,陈列 ([En.] enumerate)

【引】

1 李贺《长歌续短歌》:夜峰何离离,明日落石底。

【例】

又如:离离(罗列的样子)

9 经历 ([En.] experience)

【引】

1 《诗·小雅·小明》:载离寒暑。

2 《汉书·西域传上》:离一二旬,则人畜弃捐旷野而不反(返)。

10 缺少 ([En.] lack;be short of)。

【例】

如:离不得(少不了,不免);发展科技,离不了人才;差不离(差不多)

11 通“丽”。附丽,附着 ([En.] attach oneself to;depend on)

【引】

1 《易·离》:六五之言,离王公也。

2 《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也。

離 lí

[数]

二,两;双 (【英】:two)

3 《礼记·曲礼上》:离坐离立,无往参焉。

4 《易·离卦》:离,丽也。

5 明两作离。

6 《易·系辞下》:盖取诸离。

7 《公羊传·桓公五年》:离不言会。 注:“二国会曰离。”

8 《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则不敢正坐离立。

【例】

又如:离立(并立)

離 lí

〈形〉

通“俪”。成双,成对 (【英】:paired)

【引】

1 《管子·问》:父母存不养,出离者几何人?

2 《礼记·月令》:宿离不贷。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廣韻】丑知切【集韻】【正韻】抽知切,音摛。同魑。

又【韻會】鄰知切。同離。明也,麗也。易卦名。又散也,違也。【晉書·宣帝紀】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离。亦同離。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注解

(离)山神也。也字今補。獸形。形,各本作也,今正。左傳:螭魅罔兩。杜注:螭,山神,獸形。周禮:地示物魅。正義引服䖍左傳注螭,山神,獸形。上林賦:蛟龍赤螭。如淳注曰:螭,山神也,獸形。按山神之字本不从虫。从虫者,乃許所謂若龍而黃者也。今左傳作螭魅,乃俗寫之譌。東京賦作魑,亦是俗字。徐鉉於鬼部增魑字,誤矣。薛綜二京解云:魑魅,山澤之神也。與許、服說同。本是山神而形如獸,故其字从厹。若今本作神獸,則大誤矣。从禽頭。謂凶也。从厹,獸形則頭足皆獸矣。从屮。从屮,若巂字之首,像其冠耳。竊謂當从山。从山者,謂其爲山神也。音丑知切。古音在十七部。大徐吕支切。歐陽喬說:离,猛獸也。此别一義。西都賦:拕熊螭。李注引歐陽尚書說曰:螭,猛獸也。漢書儒林傳:歐陽事伏生,世世相傳。至會孫高字子陽,傳孫地餘,地餘子政。由是尚書世有歐陽氏學。㙯文志:歐陽章句三十一卷。許云歐陽喬者,葢卽高。古喬高通用。許作离,李善作螭者,俗亂之也。此葢說今文坶誓。史記作如豺如離,可證。离離古通用。周禮正義引服氏左傳注:螭,山神,獸形,或曰如虎而噉虎。二說並列,正同許氏。若俗本說文前說改爲山神獸也,則與後說不别矣。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山神,獸也。从禽頭,从厹从屮。歐陽喬說:离,猛獸也。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山神,獸也。从禽頭,从厹从屮。歐陽喬說:离,猛獸也。呂支切〖注〗臣鉉等曰:从屮,義無所取,疑象形。〖注〗,古文。

注解

(离)山神也。也字今補。獸形。形,各本作也,今正。左傳:螭魅罔兩。杜注:螭,山神,獸形。周禮:地示物魅。正義引服䖍左傳注螭,山神,獸形。上林賦:蛟龍赤螭。如淳注曰:螭,山神也,獸形。按山神之字本不从虫。从虫者,乃許所謂若龍而黃者也。今左傳作螭魅,乃俗寫之譌。東京賦作魑,亦是俗字。徐鉉於鬼部增魑字,誤矣。薛綜二京解云:魑魅,山澤之神也。與許、服說同。本是山神而形如獸,故其字从厹。若今本作神獸,則大誤矣。从禽頭。謂凶也。从厹,獸形則頭足皆獸矣。从屮。从屮,若巂字之首,像其冠耳。竊謂當从山。从山者,謂其爲山神也。音丑知切。古音在十七部。大徐吕支切。歐陽喬說:离,猛獸也。此别一義。西都賦:拕熊螭。李注引歐陽尚書說曰:螭,猛獸也。漢書儒林傳:歐陽事伏生,世世相傳。至會孫高字子陽,傳孫地餘,地餘子政。由是尚書世有歐陽氏學。㙯文志:歐陽章句三十一卷。許云歐陽喬者,葢卽高。古喬高通用。許作离,李善作螭者,俗亂之也。此葢說今文坶誓。史記作如豺如離,可證。离離古通用。周禮正義引服氏左傳注:螭,山神,獸形,或曰如虎而噉虎。二說並列,正同許氏。若俗本說文前說改爲山神獸也,則與後說不别矣。

《说文解字》注解

臣鉉等曰:从屮,義無所取,疑象形。

离字组词

多会少 乡聚 恨天 子化合物 合风 娄之明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

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