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请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请的简介:

shàng/shǎng qǐng
1.向上级请求或请示。 2.唐宋礼部试士出试题,准举子进问题意,谓之"上请"。

  • AI解释

上请》,这个词在古代中国的官僚体系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它是指臣子向皇帝提出的一种特别的请求,与一般的奏章有所区别。“上请”通常意味着请求解决个人或家族的特殊问题、申请特赦、请求恩准等重要事项。这种形式的请求往往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审核,且多用于紧急情况或是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造句示例:

  1. 古代官员张大人因家中遭遇不幸,上请皇帝减免家中的赋税以帮助渡过难关。
  2. 在遭遇冤狱的情况下,犯人家族可以向朝廷上请,请求公正的判决和赦免。
  3. 当自然灾害严重时,地方官府会向上报告灾情,并提出上请,要求朝廷拨款救灾。
  4. 某官员因直言进谏而触怒皇帝,为求宽恕,他决定上请,希望能够得到皇上的理解和原谅。
  5. 为了使自己的冤屈得以昭雪,李氏家族决定撰写奏疏,向皇帝上请,请求重新审理案件。

以上例子中的“上请”都是在特定情境下,臣民或官员向上呈递特别的请求的一种形式,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一种传统做法。

分词解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qǐng

1 求:~求。~示。~假(jiǎ )。~命。~战。~教(jiào )。~愿。~君入瓮。~缨(喻请战杀敌)。2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进。~坐。~安。~便。3 延聘、邀、约人来:~客。~柬。邀~。4 谒见、会见:“造~诸公,不避寒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