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角的拼音、解释、组词

丑角的简介:

chǒu jiǎo/jué
①戏曲脚色之一。见“丑”:丑角扮渔翁摇船上。②比喻某事件中表现恶劣的人物:这人是个上窜下跳的丑角。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戏剧中表演滑稽逗趣的脚色。【例】丑角的表演方式往往较为夸张逗趣。 △丑儿、丑脚儿

1. 戏剧中表演滑稽的角色。也称为「丑儿」、「丑脚儿」。

2. 比喻品德低劣,无操守的人。

《丑角》,这个词通常出现在戏曲和戏剧中,特指戏曲表演中的一个角色类型。在中国传统的京剧、越剧等剧种中,“丑角”是一种重要的角色分类,主要承担滑稽搞笑的角色,或在剧情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丑角以其独特的身段动作、夸张的表情和幽默的台词著称。

  1. 词源与演变:中国古代戏剧中的“丑”,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贬义词,而是指那些具有智慧、机智而又带点戏谑色彩的人物形象。随着时间的发展,“丑角”逐渐成为了一个专业的表演艺术分类名称。

  2. 特点

  3. 幽默风趣:通过夸张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来增加戏剧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4. 滑稽搞笑:常用来调节戏剧氛围,使观众在紧张或严肃的情节中找到轻松。
  5. 角色多样:可以是正派也可以是反派,扮演的角色类型非常广泛。

  6. 造句:

  7. 他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丑角演员,在台上用幽默化解冲突,赢得满堂喝彩。

  8. 在这个故事剧中,丑角的出现使得原本紧张的情节变得轻松有趣,使整个剧集更加引人入胜。
  9. 尽管他在戏剧中饰演的是一个反派角色,但通过巧妙运用丑角技巧,反而塑造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正面形象。
  10. 中国的传统戏曲里,每个剧团都会有自己的丑角演员,他们用独特的技艺为观众带来欢乐和启示。
  11. 在这次春节联欢晚会上,著名丑角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赢得了现场和电视前无数观众的掌声。

这些句子展示了“丑角”在戏剧表演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分词解释

chǒu

1 地支的第二位,属牛。2 用于计时:~时(凌晨一点至三点)。3 传统戏剧角色名:~角。~旦。4 相貌难看:~陋。5 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化。~恶。~闻。~态百出。跳梁小~。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