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辫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揪辫子的简介:

jiū biàn zǐ
抓辫子。比喻抓住对方的短处、缺点作为把柄。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抓住他人的缺点或错误,作为把柄。如:「你最近在工作上频频出错,小心他趁机揪辫子!」也作「抓辫子」。

揪辫子》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更像是口语或方言中的表达。从字面来看,“揪”是用手指或其他东西拉紧、扯住的意思;“辫子”原指女性的一种发型,头发编成的绳索状;结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对某人的行为或言辞进行无端挑剔和批评。

通常,使用这个词语时,往往带有贬义色彩,表示某些人做事过于细致、小题大做或者不恰当地指出别人的缺点。但这种用法在正式场合中较少出现,更多见于非正式的口语交流中。

下面是五个与“揪辫子”意思相近或相关的造句:

  1. 有些同事总是喜欢对领导的意见进行无端的质疑和反驳,就像是在别人的辫子里揪出虱子。
  2. 别人做了一点错事,你就开始揪他的辫子了,这不是君子所为。
  3. 我们讨论问题应当抓住主要矛盾,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枝节上,就像揪别人辫子一样。
  4. 这个项目的进展还算顺利,不过还是有些同事喜欢揪我的辫子,总是在细节上找茬。
  5. 老师对待学生应该公平公正,而不是总是揪住学生的错误不放。

请注意,“揪辫子”在正式或书面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是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如果你在写作或者正式场合下需要表达类似的意思,可能更适合用“吹毛求疵”、“小题大做”等更为规范的词语。

分词解释

jiū

1 用手抓住或扭住:~住。~心。~辫子。

biàn

1 把头发分股编成的带状物:发(fà)~。~子(a.发辫;b.像辫子的东西;c.喻把柄,如“抓~~”)。2 像辫子的东西:蒜~。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