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多受少的拼音、解释、组词
辞多受少的简介:
cí duō shòu shǎo
辞:推辞掉。受:接受。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
辞:推辞掉。受:接受。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推辞的多,接受的少。周书˙卷三十七˙裴文举传:宪矜其贫窭,每欲资给之。文举恒自谦逊,辞多受少。
1. 推辞的多,接受的少。《周书.卷三七.裴文举传》:「宪矜其贫窭,每欲资给之。文举恒自谦逊,辞多受少。」
《辞多受少》,这个成语出自古代典籍,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交往中喜欢使用很多华丽、复杂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而实际得到的好处、利益却很少。
详细解释: - 辞(cí): 指言辞、语言。 - 多(duō): 形容词,意为数量较多。 - 受(shòu): 接受、获得的意思,在这里特指实际获得的利益或好处。 - 少(shǎo): 与“多”相对,表示数量较少。
整体来说,“辞多受少”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在交流过程中虽然使用了很多言辞,但得到的实际利益却不多。这通常形容那些喜欢夸夸其谈、口若悬河的人,他们的言行可能看起来很丰富、很有分量,但实际上收获的成果有限,甚至有时会让人觉得他们在做无用功。
造句示例: 1. 小李在公司总是喜欢发表长篇大论,但上司却常常不采纳他的建议,因此他总是“辞多受少”。 2. 在社交场合中,有些人过于注重展示自己而忽视了实际的沟通效果,结果自然是“辞多受少”。 3. 老张说话向来简明扼要,从不拖泥带水,所以他做事往往能做到“辞多受少”,即用较少的语言表达出更多的实质内容。 4. 这个项目讨论会进行了几个小时,大家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但最终能真正落实到实际中的并不多,真是典型的“辞多受少”。 5. 在与合作伙伴的交流中,小王总是能够做到言简意赅,因此他的建议往往能得到积极反馈,“辞多受少”的情况很少发生。
分词解释
辞
cí
1 告别:告~。~诀。~行。~世。~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4 解雇:~退。5 同“ 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7 讲话;告诉:“请~于军”。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
多
duō
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6 表示惊异、赞叹:~好。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9 姓。
受
shòu
1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感~。~精。~权。~托。~降。~益。~业(①跟随老师学习;②学生对老师自称)。~教。~领。~聘。~理。2 忍耐某种遭遇:忍~。~苦。~制。~窘。~累(受到劳累)。3 遭到:遭~。~害。~挫。~屈。~辱。~阻。4 适合,中:~吃。~看。~听。~使。
少
shǎo,shào
1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量。~许。2 缺,不够:缺~。减~。3 不经常:~有。~见。4 短时间:~等。~候。~顷。5 丢,遗失:屋里~了东西。6 轻视:“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