襃姒的拼音、解释、组词
襃姒的简介:
bāo sì
1.亦作"褒姒"。 2.周时褒国女子,姒姓。周幽王伐褒,褒侯进褒姒,为幽王所宠幸。性不好笑。幽王悦之万方不得。乃举烽火以召诸侯,诸侯急至,而无外敌入寇事,褒姒大笑。幽王遂数举烽火,以博褒姒之笑。后申侯与犬戎攻周,幽王又举烽火,诸侯以为戏,不至,幽王被杀。
1.亦作"褒姒"。 2.周时褒国女子,姒姓。周幽王伐褒,褒侯进褒姒,为幽王所宠幸。性不好笑。幽王悦之万方不得。乃举烽火以召诸侯,诸侯急至,而无外敌入寇事,褒姒大笑。幽王遂数举烽火,以博褒姒之笑。后申侯与犬戎攻周,幽王又举烽火,诸侯以为戏,不至,幽王被杀。
- AI解释
《褒姒》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她来自周朝,因其美貌而被记载于史书。《褒》为她的姓氏,《姒》为其夫姓,即她丈夫周幽王之姓。褒姒的故事主要见于《左传》、《国语》等古代文献中,尤其是与西周的亡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传她是用烽火戏诸侯的方式让周幽王为了博得一笑而点燃烽火,引来了敌军的警报,最终导致了周朝都城镐京被犬戎攻破的故事。褒姒因此成为了一个象征着美色误国的历史人物。
以下是使用“褒姒”这个词的五个造句:
- 古人说:“红颜祸水”,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春秋时期的褒姒。
- 褒姒之美,不仅在于她的一张倾城之颜,更在于她的智慧与决断。
- 在《周朝史话》中,褒姒被描述为一位既美丽又复杂的女性角色。
- 由于褒姒的出现,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这使后人常常感慨“红颜祸水”的道理。
- 褒姒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关于权力、爱情与悲剧的历史传说。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