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骥尾的拼音、解释、组词
附骥尾的简介:
fù jì wěi
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常作谦词。
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常作谦词。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依靠他人而得名。史记˙卷六十一˙伯夷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儒林外史˙第二十八回:因到大邦,必要请一位大名下的先生,以附骥尾。亦作附骥。
1. 比喻依靠他人而得名。《史记.卷六一.伯夷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因到大邦,必要请一位大名下的先生,以附骥尾。」也作「附骥」。
词语《附骥尾》的详细解释
附骥尾:这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依附别人以求借光、借势的行为。字面意思是指骑在骏马的尾巴上,借用骏马的速度和荣耀。
-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原文是:“伯乐学御于王良。”其中,通过“骥”(千里马)来比喻那些有才能的人,而“附骥尾”则形象地表达了想要借着别人的优势,以求扬名立万。
-
用法: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不靠自己本事,而是依仗他人的名声、地位或实力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名誉。它含有贬义,指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方式。
-
例句:
-
- 小张因为自己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就天天跟在李教授身边,希望附骥尾,借教授的名气提高自己的声望。
-
- 有些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市场地位和知名度,不惜与行业内的领头羊合作,试图通过“附骥尾”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
-
- 在学术界,有些人为了快速出名,常常选择依附一些有名的学者或团队做研究,这也是一种“附骥尾”的表现。
-
- 这个项目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团队中几位骨干成员的努力工作,并非靠某些人通过附骥尾才得以实现的。
-
- 在娱乐圈里,“附骥尾”现象非常普遍,一些新人演员经常傍着大牌明星以求提高知名度和曝光度。
总结
“附骥尾”的成语形象地说明了依附他人的行为方式。使用时要注意其背后的贬义含义,即指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依赖他人名声或地位的人。在描述这种情况时,可以用来批评不够独立自主的行为。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