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尸暴跳,七窍生烟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尸暴跳,七窍生烟的简介:
sān shī bào tiào,qī qiào shēng yān
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崇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崇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 AI解释
《三尸暴跳,七窍生烟》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它形容一个人非常生气到了极点,怒不可遏的程度。这里的“三尸”指的是人体中代表贪、嗔、痴三种不良思想的阴神,“七窍”则是指人的双眼、双耳、鼻孔及口,这些都是人身体上与外界沟通的部位。
详细解释
在古代传说中,人们认为每个人体内都有三个小鬼(即“三尸”),它们负责记录人的所作所为。当一个人心中有愤怒等强烈情绪时,这股怒火不仅会直接燃烧人体内的“七窍”,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内在的阴神“三尸”,使其暴跳如雷,从而释放出极大的负面能量和情绪。
5个造句
- 小明被老板当众批评了,他气得三尸暴跳,七窍生烟,甚至差点动手。
- 看到弟弟把他的玩具弄坏了,哥哥愤怒地三尸暴跳,七窍生烟,几乎要和弟弟打起来。
- 听说妈妈病倒了,我感到非常心痛,心里三尸暴跳,七窍生烟,恨不得立刻就去医院看妈妈。
- 他听说妹妹考上了重点高中,自己却落榜,顿时三尸暴跳,七窍生烟,发誓要更加努力学习。
- 妹妹偷看了爸爸的手机,爸爸愤怒地三尸暴跳,七窍生烟,打算和妹妹好好谈一谈。
这些句子生动地描绘了当人们情绪极端激动时的情形。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更形象、更直接地表达强烈的情绪状态。
分词解释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尸
shī
1 死人的身体:~体。~骸。僵~。借~还魂。2 〔~位〕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如“~~素餐,“~~误国”。3 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暴
bào,pù
1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雷。~病。~动。~力。~涨。~发。风~。~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2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脾气~躁。~跳如雷。3 凶恶残酷的:凶~。~虐。~君。~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政。横征~敛。4 横蹋,损害:自~自弃。~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5 鼓起来,突出:~起青筋。6 徒手搏击:~虎冯(píng)河(喻有勇无谋)。7 〔~露〕显露,如“~~无遗”。8 姓。
跳
tiào,táo
1 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跃。~水。~荡。~跶。~高。~远。~舞。弹(tán )~。暴~如雷。~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2 越过:~班。~棋。~槽。3 一起一伏地动:心~。眼~。心惊肉~。
七
qī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窍
qiào
1 窟窿,孔洞:七~(耳、目、口、鼻)。2 喻事情的关键:诀~。~门儿。3 贯通:~窕。~领天地。
生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烟
yān
1 物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冒~。硝~。~囱。~雾。~波。~火。~尘。荒无人~。2 像烟的:~霞。~霭。~岚。~鬟。3 烟气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了眼睛。4 一年生草本植物:~草。~叶。5 烟草制成品:香~。卷~。纸~。~蒂。6 指“鸦片”:大~。~灯。~枪。~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