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墨濡毫的拼音、解释、组词
磨墨濡毫的简介:
mó mò rú háo
濡:湿;毫:毛笔。磨好墨,把毛笔润湿。指动手写文章。
濡:湿;毫:毛笔。磨好墨,把毛笔润湿。指动手写文章。
- AI解释
《磨墨濡毫》是一个源自古代书法领域的成语,用于形容书法家在创作前精心准备的状态。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磨墨”与“濡毫”。
- 磨墨:意为磨制墨汁,使墨充分溶解于水后得到细腻浓稠的墨色。
- 濡毫:意味着将毛笔蘸取适量的墨,以备书法创作使用。
详细解释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书法家在正式挥毫之前,会花费大量时间来准备,确保磨制出最适宜书写的墨汁,并使毛笔浸润于墨中。这不仅体现了对艺术的尊重与严谨态度,也象征着艺术家们对于作品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
造句
- 为了迎接这次书法展览,张老师早早地就开始了《磨墨濡毫》的工作,希望可以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 李白在写诗前总是要细细《磨墨濡毫》,这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和仪式感。
- 在这次笔会上,《磨墨濡毫》的过程被大家认为是极好的观摩学习环节。
- 为了书写一幅好字,小王连续几个小时都在《磨墨濡毫》,最终收获了满意的作品。
- 王老师常说:“书法讲究‘磨墨濡毫’,只有用心准备才能写出好作品。”
分词解释
磨
mó,mò
1 摩擦:~刀。~墨。~练。~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合。研~。~漆画。2 阻碍,困难:~难(nàn)。好事多~。3 消耗,消灭:~损。~耗。~灭。4 拖延,耗时间:~缠。~功夫。
墨
mò
1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2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水。油~。粉~登场。3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4 贪污:贪~。~吏。5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刑。6 姓。7 古同“默”,缄默。
毫
háo
1 细长而尖的毛:~毛。~发(fà)。~末(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丝~。2 指毛笔:挥~。~素。3 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头~。二~。4 中国市制计量单位,十毫等于一厘(长度、地积、重量单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面积单位)。5 方言,货币单位,角、毛。6 数量极少,一点儿(限用于否定式):~不费力。~无二致。7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千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