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冠的拼音、解释、组词

角冠的简介:

jiǎo/jué guān/guàn
1.道冠。 2.宋代时行的一种白角制的女冠。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道士戴的帽子。唐.王建〈赠王屋道士赴诏〉诗:「玉皇符诏下天坛,玳瑁头簪白角冠。」唐.张萧远〈送宫人入道〉诗:「师主与收珠翠后,君王看戴角冠时。」

角冠》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礼帽,也称“獬豸冠”。这种帽子常被用来象征官员的身份和公正廉洁。在古代,尤其是先秦时代以及后来的某些朝代,作为官吏或士大夫佩戴的一种特殊帽子,它以动物的独角为装饰,象征着法律的威严与公平。

详细解释

  • 起源: 在《周礼》中提到“掌邦治”,其中提到了“弁、冠、爵弁、皮弁”等不同类型的帽子。角冠,即獬豸冠,作为这些帽类之一。
  • 特征: 角冠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装饰——独角。在古代,独角兽被视为神兽,能够辨是非曲直。因此,将独角兽的头部装饰在官吏的帽子上,意在提醒官员们要公正廉明地处理政务。
  • 寓意: 佩戴角冠不仅显示了佩戴者的身份地位,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一种精神追求和道德责任。

造句

  1. 古代文武百官中,只有正直清廉的官吏才会被允许佩戴《角冠》,以彰显其公正廉洁。
  2. 在古代社会,《角冠》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体现。
  3. 唐太宗曾说过:“朕为天子,当以身率百官。故每听政之时,常戴《角冠》,以示百姓。”
  4.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角冠》所代表的精神品质依旧值得现代社会中每一位从事公职工作的人学习和传承。
  5. 李白在诗中写道:“愿得一士为吾师,更将《角冠》换纱帽”,表达了对公平正直的追求。

这些句子展示了《角冠》在古代文化中的特殊意义及其象征的价值观。

分词解释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

guān,guàn

1 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