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当知人饥的拼音、解释、组词

饱当知人饥的简介:

bǎo dāng zhī rén jī
自己吃饱了,应该知道还有人饿脖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自己温饱之余,应当想到他人的饥寒。常用来表示执政者应有为民谋福的仁心。《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

词语“饱当知人饥”出自中国古代的一条谚语,意思是说:饱食之人应当懂得并同情饥饿之人的感受。这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种道德观念和人际交往的原则,强调富有或生活条件较好的人应该体恤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

详细解释:

  • :形容词,表示满足了生理需求的状态。
  • :助动词,用来连接主语与需要描述的行为或状态。
  • :动词,意为了解、知道或者理解。
  • 人饥:名词短语,“人”指代的是人类,“饥”是形容词,表示饥饿的状态。

整句话的意思强调了应当富有同情心和怜悯之心对待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仁爱”、“恻隐”的推崇。它鼓励人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不忘帮助他人,尤其是关注弱势群体的需要。

造句:

  1. 他虽然生活富裕,但他总是记得饱当知人饥的道理,经常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 面对那些贫穷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饱当知人饥,伸出援手。
  3. 企业家们应当以饱当知人饥的态度回馈社会,多做一些慈善公益活动。
  4. 作为领导者,不仅要关注公司的发展,更要时刻记得饱当知人饥,关心员工的生活和福利。
  5.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饱当知人饥的理念,不仅能让他人感受到温暖,也会让自己内心更加充实和平静。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饱当知人饥”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道德要求,它还体现了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弱者的同情心。

分词解释

bǎo

1 吃足了,与“饿”相对:~餐。~暖。2 足、充分:~满。~和。~学(学识丰富)。~含。~览。~受。一~眼福。

dāng,dàng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2 掌管,主持:~家。~权。~政。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6 应该:应~。理~。老~益壮。7 抵敌:万夫不~之勇。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9 顶端,头:瓦~。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1 饿:~饿。~民。~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餐渴饮。~寒交迫。~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2 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荒。~馑(灾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