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丁孤苦的拼音、解释、组词

零丁孤苦的简介:

líng dīng gū kǔ
孤单困苦,无所依傍。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孤苦伶仃」。见「孤苦伶仃」条。

2. 此处所列为「孤苦伶仃」之典源,提供参考。 晋.李密〈陈情表〉(据《三国志.卷四五.蜀书.杨戏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武帝立太子,征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偪遣,于是密上书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见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2>。既无伯叔,终鲜3>兄弟;门衰祚4>薄,晚有儿息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早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亦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敢废远。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注解〕 (1) 不行:不能走路或行动。 (2) 成立:成长到可以自立。 (3) 鲜:音ㄒ|ㄢˇ,少。 (4) 祚:音ㄗㄨㄛˋ,福气。 (5) 儿息:儿子。

3. 此处所列为「孤苦伶仃」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孤苦伶仃 」原作「零丁孤苦」,见于晋.李密〈陈情表〉。李密的父亲早亡,母亲又被舅舅逼迫改嫁,由祖母养育而成,故李密事奉祖母极为孝顺。晋武帝时,朝廷征召他出任官职,但李密认为祖母年事已高,不可无人奉养,故上〈陈情表〉婉辞,文中言辞哀切恳挚,武帝大为感动,于是赐予祖孙二人奴婢与食米,使他得以终养祖母。〈陈情表〉中有一段说道:「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意思是说:我小时候体弱多病,一直到九岁都还没办法自己走路,就这样孤单困苦地成长。文中「零丁」是个联绵词,为孤单没有依靠的样子,亦可作「伶仃」或「伶丁」,后来「孤苦伶仃」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孤单贫苦,无依无助。

1. 孤单贫苦,无依无靠。《文选.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也作「孤苦伶仃」。

词语“零丁孤苦”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分别是“零丁”和“孤苦”。这两个词结合起来表达了一个人或物处于孤独、无助的状态。

  1. 零丁:意指孤独无依的样子。出自《楚辞·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在现代语境中,“零丁”常用来形容孤立、单独的状态。

  2. 孤苦:指孤独而贫困、受苦的状态。“孤”,即孤独,“苦”是指困苦。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失去亲人或朋友而感到孤独,并且生活上遇到了困难。

合在一起,“零丁孤苦”描绘了一个既处于孤独无助又身处困境的人的处境,常用于表达一种深刻的情感或是对某个人生活的描述。

造句

  1. 长期独居的老王过着零丁孤苦的生活,几乎没有朋友来探望他。
  2. 她自从失恋后便陷入零丁孤苦之中,每天独自一人哭泣。
  3. 小明的父母在交通事故中不幸去世,从此他的生活变得零丁孤苦
  4. 作为一名单身母亲,她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孩子,还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因此常常感到零丁孤苦
  5. 老张退休后住进了养老院,虽然有其他老人陪伴,但他依然感到零丁孤苦,希望能找到一个能真正理解他的朋友。

分词解释

líng

1 液体降落:感激涕~。2 植物凋谢:~落。凋~。~散(sàn )。3 整数以外的尾数:~数儿。4 部分的,细碎的,与“整”相对:~碎。~卖。~钱。~售。~乱。~工。~打碎敲。5 整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数,小于一切自然数,是介于正数和负数之间唯一的数,记作“0”。有时用来表示某种量的基准,如摄氏温度计上的冰点,记作“0℃”。

dīng,zhēng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是~,卯是卯。2 成年男子。3 人口。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

1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儿。遗~。托~。~寡鳏独(孤儿,寡妇,无妻或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2 单独:~单。~独。~立。~僻。~傲。~茕(单独无依然)。~介。~身。~危。~芳自赏。~苦伶仃。~掌难鸣。~云野鹤(喻闲逸逍遥的人)。3 古代帝王的自称:~家。~王。4 古同“辜”,辜负。

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胆。~瓜。2 感觉难受的:~境。~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闷。含辛茹~。吃~耐劳。~恼。3 为某种事所苦:~雨。~旱。~夏。~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4 有耐心地,尽力地:~劝。~口婆心。刻~。~心孤诣。5 使受苦:那件事可~了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