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道的拼音、解释、组词

阁道的简介:

gé dào
1.复道。 2.栈道。 3.星名。属奎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架木于花园苑囿中以行车的通道。《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唐.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诗:「銮舆回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2. 栈道。在绝险的地方,凿石架空所成的高架桥。三国蜀.诸葛亮〈与兄瑾书〉:「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余里。」《三国志.卷一七.魏书.张乐于张徐传.徐晃》:「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

3. 星官名。《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阁道六星,在王良前,飞道也。从紫宫至河,神所乘也,一曰,阁道星,天子游别宫之道也。」

《阁道》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主要指通过山岭或深谷等地形特殊之处,为行人、车辆等提供的道路,也泛指各种形式的道路或途径。其名称中的“阁”字有架空的意思,因此“阁道”可以理解为一种架设在高处的通道或者通过特殊建筑方式建造的道路。

详细解释

  1. 古代使用:在古代中国,尤其是秦汉时期,“阁道”指的是修筑在高山、深谷之间,用于连接重要地区的道路。这种道路往往需要非常高的工程技术水平来建造。
  2. 用途多样:除了作为交通路线外,“阁道”还可能用作军事防御工事的一部分,或者用于宫殿之间的连通。

造句

  1. 古代的栈道,即阁道,在险峻的山岭之间蜿蜒盘旋,不仅连接了两地,也成为了当时重要的军事要道。
  2. 西汉时期修建的五尺道,是川滇交通的重要通道之一,堪称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它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的阁道形式。
  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与西南地区的联系,他命人修筑了众多的栈道,这些栈道就是一种典型的阁道。
  4. 在中国古代,很多著名的桥梁也被称为阁道,比如赵州桥,它不仅连接两岸,也是当时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
  5. 古代帝王为了显示其威严和实力,常会在宫殿之间修建精美的架空通道,这些通道也被称作“阁道”,是皇家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上述解释及造句,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阁道》这个词的含义及其在古代的应用情况。

分词解释

1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滕王~。~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2 特指女子的卧房:闺~。出~(出嫁)。3 小木头房子:~子。~楼。4 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内~(简称“阁”)。组~。入~。5 古同“搁”,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