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规的简介:
zǐ guī
杜鹃鸟的别名:深山又闻子规啼。
杜鹃鸟的别名:深山又闻子规啼。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杜鹃的别名。参见「杜鹃」条。
《子规》,即杜鹃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在古典诗词里常用来象征悲凉、哀愁或思念之情。
详细解释
- 名称来源:子规的名字源自其叫声的拟人化描述,“不如归去”,因此也被称为“断肠声”。
-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杜鹃啼鸣时正值春末夏初,此时万物复苏,而杜鹃啼鸣却哀婉动听,象征着春天即将逝去,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它也常常被用来寄托思乡之情或表达深切的思念。
- 文学意象:子规的意象常见于宋代词人笔下,尤其是苏轼《蝶恋花·春景》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这里虽然未直接提及杜鹃,但其意境往往与子规相似。
五个造句
- 春天来了,山野间传来阵阵“子规”的啼鸣声。
- 子规的叫声在凄凉的夜晚更加让人觉得孤独和哀伤。
-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中多次提到子规,寄托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 每当听到子规的叫声,我总会想起那年与友人分别的情景。
- 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他写下了“子规声里雨如烟”的诗句。
以上就是关于《子规》词语的相关解释及五个例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规
guī
1 画圆等的仪器:圆~。两脚~。2 法则,章程,标准:~则。法~。常~。清~戒律。3 格局,范围:~模。4 相劝:~尽力。~谏。~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勉。5 谋划:~划。~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