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的拼音、解释、组词

三曹的简介:

sān cáo
指汉魏时期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曹操位居丞相,封魏王,其子曹丕后称帝。父子三人均以诗文著称。他们的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对当时文坛影响很大。

  • AI解释

三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群体,指的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曹操、曹丕、曹植三位著名诗人的合称。这三人不仅在政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文学创作方面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他们开创了以“建安风骨”为代表的文坛新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解释
  2.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以慷慨激昂著称。
  3. 曹丕(187-226),字子桓,为曹操次子,魏文帝,政治家与文学家,与其父曹操和其弟曹植均以诗文名动一时。
  4. 曹植(192-232),字子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他才华横溢,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5. 造句

  6. 经典的《三曹》作品往往被用作文学教育中的必读材料。
  7. 中国古典诗词课上,老师经常会引导学生研读《三曹》的文章。
  8. 在研究魏晋风度时,《三曹》是绕不开的话题之一。
  9. 三国时期的文化盛况在《三曹》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10. 我们可以从《三曹》的作品中领略到那个时代的文人风采。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三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分词解释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cáo

1 等,辈:尔~(你们)。吾~。2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部~(中国明、清两代各部司曹的通称,源于汉代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3 诉讼的原告、被告两方。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