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脑呆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呆脑呆头的简介:

dāi nǎo dāi tóu/tou
1.见"呆头呆脑"。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言行迟钝,不灵活的样子。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亦作呆头呆脑。

1. 形容言行迟钝,不灵活的样子。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也作「呆头呆脑」。

《呆脑呆头》这个词汇并不是标准汉语中的常用词或正式用语,因此没有严格的定义和释义。不过根据其结构推测,它可能描述的是一个人智力上不够机灵、动作或行为显得迟缓笨拙的状态。这样的表达方式在口语中有时用来幽默地形容某人的思维或行动有些缓慢或是不那么机敏。

详细解释

  • 呆脑:通常指头脑不够灵活,思考速度较慢。
  • 呆头:可能指的是头部的动作或反应显得迟钝笨拙。

综合来看,“呆脑呆头”可以形象地形容一个人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显得比较迟缓、不灵便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表达方式带有明显的口语化特点,并且可能包含一定的幽默色彩,使用时应谨慎考虑场合和对象,以免冒犯他人。

造句

  1. 小明今天做作业的时候表现得很是《呆脑呆头》,每一道题都思考了好久。
  2. 老王做事总是《呆脑呆头》的,有时候连个简单的任务都要琢磨半天。
  3. 这次设计稿子,小李显得《呆脑呆头》,拖拖拉拉,半天没完成。
  4. 会议开始前,大家都觉得老张的状态有点《呆脑呆头》,说话做事慢悠悠的。
  5. 新来的实习生工作起来有时显得《呆脑呆头》,需要同事多帮助指导一下。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为了形象描述而创造的,并非真实语境下的正确用法。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应尽量使用准确、明确的语言来避免歧义和误解。

分词解释

dāi,băo

1 傻,愚蠢:~子。~气。~里撒(sā)奸(表面痴呆,暗藏奸诈)。2 不灵活,发愣:~板。~滞。~若木鸡(形容因惊恐而发愣)。3 同“ 待 ”。

nǎo

1 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髓。~子(❶脑;❷指思考、记忆等能力)。~筋。~海。~际。~壳。~颅。~神经。~下垂体。~积水。~溢血。电~。2 头:~袋。~壳。头昏~胀。~满肠肥。3 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儿。4 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