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伯子的简介:

dà bǎi zǐ
1.称丈夫的哥哥。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称谓。对丈夫的哥哥的尊称。《红楼梦》第四八回:「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他还没有圆过房,并且一无依靠的,又有了景翼那种大伯子,那里能叫人家守呢?」

大伯子》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通常指的是父亲的兄弟(即大伯父或二伯父)的儿子。由于这一称谓并不常见于日常语言表达中,可能需要更具体的语境才能理解其使用。

详细解释

  • 基本含义大伯子特指父亲的长兄或其他辈分较高的兄弟的儿子。
  • 亲属关系:在中文的家庭称呼体系中,“大伯子”是一种特殊的称呼方式。它不同于“表兄弟”,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而更多地涉及到血缘与姻亲的关系复杂性。

造句

  1. 小明说:“今天我和我大伯子一起吃饭,他的厨艺不错哦。”
  2. 王女士分享道:“嫁入我家后,我的大伯子对我们很好,常关心我们的生活起居。”
  3. 张三对李四说:“听说你和大伯子关系密切?能给我讲讲你们是如何增进感情的吗?”
  4. 赵先生感慨地说:“自从我成了哥哥家的大伯子后,我觉得家庭责任更大了。”
  5. 李阿姨说道:“每逢节假日,我们一家都会去拜访大伯子一家,互相串门,增进感情。”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大伯子”这一称呼可能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方式及其与家庭关系的联系。需要注意的是,“大伯子”的使用更多见于特定的家庭或社会圈子中,在普通对话中较少出现。

分词解释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bó,bǎi,bà

1 兄弟排行次序:~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2 父亲的哥哥:~~。~父。~母。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世~。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爵。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6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