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三尺的拼音、解释、组词

垂涎三尺的简介:

chuí xián sān chǐ
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口水流下三尺长。形容非常贪馋。※语或本汉.贾谊《新书.卷四.匈奴》。后用「垂涎三尺」比喻看见别人的东西极想据为己有。

2. ※汉.贾谊《新书.卷四.匈奴》匈奴之使至者,若大人降者也,大众之所聚也,上必有所召,赐食焉。饭物故四五盛,羹胾????炙,肉具醯醢,方数尺于前,令一人坐此,胡人欲观者,固百数在旁。得赐者之喜也,且笑且饭,味皆所嗜而所未尝得也。令来者时时得此而飨之耳。一国闻之者、见之者,垂涎而相告,人悇憛1>其所自,以吾至亦将得此,将以此坏其口,一饵。 〔注解〕 (1) 悇憛:音ㄊㄨˊ ㄊㄢˊ,忧愁。

3. 「垂涎」就是流口水,「三尺」形容口水之长。考其典源,「垂涎」一语见于汉代贾谊的《新书》。贾谊是文学家兼政论家,受到汉文帝的赏识。他在《新书.卷四.匈奴》这篇文章中陈述,不动用武力就能让匈奴臣服的方法。那就是让前来拜访的匈奴使者,如果愿意归降汉朝的,就在众人聚集的宴会中赐给各式各样、没吃过的美食,让其他一起来的人看到了,回国后就会流著口水贪馋地告诉其他国人,只要归降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待遇。后来「垂涎三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非常贪馋。亦用来比喻看见别人的东西极想据为己有。另外在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九.吊赞箴戒.三戒.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也可见到「垂涎」这个词语,同样也有流著口水,非常贪馋的意思。

1. 形容非常嘴馋、想吃。【例】只要一想到妈妈煮的无锡排骨,就足以让我垂涎三尺。

2. 比喻极想获得。【例】这件古玉,玉色精纯、雕工又巧,令许多收藏家垂涎三尺。

1. 口水流下三尺长。形容非常贪馋或看见别人的东西极想据为己有。如:「这件清代皇宫玉器,手工精致,令他垂涎三尺。」

垂涎三尺》是一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对某件事物极度渴望或羡慕的情景。其字面意义是形容口水像要滴下来一样,长出了三个手指头那么多,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人对某种物品的强烈欲望。

详细解释: - :悬挂。 - (xián):口水;唾液。 - 三尺:古代长度单位,“一尺”相当于现代3.267厘米,因此“三尺”约等于现在的10厘米左右。在此成语中,并非指实际的长度,而是形容量多的样子。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对某种美味的食物、美好的事物或机会有着极强的兴趣和欲望,有时候也可以比喻人们对于金钱、权利等物质利益的贪欲。

造句: 1. 小明看着街边卖的炸鸡翅,垂涎三尺。 2. 看到别人手里的新手机,她就显得垂涎三尺。 3. 比赛前,观众席上的人们个个垂涎三尺地盯着赛场上的选手。 4. 他听说了这个旅游胜地的美景后,立刻垂涎三尺,决定去一探究竟。 5. 在商场看到打折促销的商品时,小李也是垂涎三尺,希望能买个便宜点儿的东西。

分词解释

chuí

1 东西一头挂下:~杨柳。~钓。~直。~线。~手(①表示容易;②表示恭敬)。~泪。~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头丧气。2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爱。~怜。~询。3 传下去,传留后世:~范。永~不朽。4 接近,快要:~危。~老。~成。功败~成。

xián

1 唾沫,口水:垂~三尺。流~。~沫。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chǐ,chě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短寸长。~牍。2 量长度的器具:竹~。3 像尺的东西:铁~。仿~。戒~。4 形容微少或短小:~布。咫~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