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跃进的简介:
dà yuè jìn
1.中国共产党1958年发动的试图以高速度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运动。
1.中国共产党1958年发动的试图以高速度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运动。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西元1958至1962年间,中国大陆依毛泽东指示,在工业、农业各方面力图飞跃发展。由于政策错误,使大陆工、农产业受到极大伤害。
1. 西元一九五八年起中国大陆依毛泽东指示,在工业、农业各方面力图飞跃发展。由于政策错误,使大陆工、农产业受到极大伤害。
《大跃进》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定时期内,1958年至1960年间实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动。这一运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大规模生产和高增长目标实现快速工业和农业现代化,但最终由于缺乏科学性和忽视客观规律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详细解释
大跃进的主要特点包括:
- 高指标:定下的生产计划远远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或预期。
- 共产风:倡导“一户带多户”、“干部分田到人”的共产主义式分配方式,但实际执行中常导致资源浪费和管理混乱。
- 浮夸风:为了达到上级制定的高指标,各地纷纷夸大成绩,造成统计数据严重失实。
- 瞎指挥:中央对地方的工作指示缺乏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指导思想过于理想化。
尽管大跃进在某些方面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但也导致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粮食短缺和大规模饥荒等社会问题。最终,在1960年后随着政策调整,《大跃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造句
- 大跃进期间,人们都期望通过高指标实现经济迅速发展。
- 研究者们对大跃进时期的共产风进行了深入分析,揭露了其背后的巨大问题。
- 当前我们应当以史为鉴,避免在现代化建设中再次犯类似《大跃进》的错误。
- 《大跃进》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制定政策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不能过于理想化。
- 在反思《大跃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分词解释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跃
yuè
1 跳:跳~。飞~。~进。~然。~动。~~欲试。
进
jìn
1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2 入,往里去:~见。~谒。~谗。3 吃,喝:~食。~餐。滴水未~。4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5 奉上,呈上:~言。~奉。~献。6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