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厘的拼音、解释、组词

抽厘的简介:

chōu lí
1.抽取厘金。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抽取厘金。《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二四一.户部.厘税》:「湖北省军兴以来,饷需支绌,请颁发部帖,劝商捐换,并咨取江苏抽厘章程,设局试办。」

抽厘》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含义。这个词主要出现在晚清时期,与当时的经济政策相关。在古代中国,“厘”是一种税种的计量单位或税收方式,在清末民初,官府会从民间商人的交易额中“抽厘”,也就是抽取一定比例作为政府收入的一种手段。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晚清时期,国家财政吃紧,为了筹集资金而采取了各种增收措施。其中,“抽厘”是政府向商人征收的一种税制。
  • 操作方式:“抽厘”的做法通常是按照交易额的比例来抽取一定的金额作为税收,这种税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人的经营产生了影响。
  • 社会影响:由于“抽厘”可能涉及到随意性较大、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等问题,在当时引起了一些争议和不满。

造句:

  1. 在晚清时期,政府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实行了“抽厘”的政策,这对当时的商人来说是一大负担。
  2. 历史课本中提到,清末的官府在商业活动中频繁地实施“抽厘”,这使得商人们怨声载道。
  3. 考虑到晚清时期的社会背景,许多商人都对政府的“抽厘”政策持有不信任的态度。
  4. 学者们研究指出,“抽厘”的做法虽然短期内增加了财政收入,但长期来看不利于商业环境的发展。
  5. 通过分析当时的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实施“抽厘”是解决财政问题的一种无奈选择。

分词解释

chōu

1 把中间的取出:把信~出。2 从事物中提出一部分:~签。~调(diào)。~查。~头。~薪止沸。3 吸:~烟。~水。~泣。~咽。4 概括:~象。~演。5 减缩:~缩。6 引出,长出:~青。~芽。~穗。~纱。7 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用鞭子~。8 痉挛:~搐。~风。

1 小数名,百分之一:~米。2 单位名(a.长度单位,中国一市尺的千分之一;b.重量单位,中国一市两的千分之一;c.地积单位,中国一市亩的百分之一;d.利率单位,年利一厘按百分之一计,月利一厘按千分之一计)。3 治理,整理:~正(订正)。~革(调整改革)。4 古同“嫠”,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