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七书的简介:

qī shū
1.宋元丰间颁行的武学生应试必读的七种兵书。即《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又称"武经七书"。

  • AI解释

七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为一个统一的作品集或者体系,但根据常见的文化和学术语境,“七书”往往是指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七部重要著作。这些书籍可能指的是不同的时期和领域,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学术背景下,它们通常指:

  1. 《周易》 - 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尚书》 - 记载了古代君王的言论和重要历史事件的经典书籍。
  3. 《诗经》 - 中国古代诗歌总集,体现了早期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4. 《礼记》 - 解释儒家礼仪规范的重要文献。
  5. 《春秋》 - 记录春秋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史书。
  6. 《论语》 -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重要著作。
  7. 《孟子》 -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是儒家经典之一。

这七部书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也是后世学者研究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宝贵资料。

下面是五个使用“《七书》”这一概念的造句:

  1. “为了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思想,我决定先读完这《七书》,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2. “在古代文人的书房中,《七书》是必修的经典文献,几乎每一位学者都会反复研读这些著作。”
  3. “老师推荐我们阅读《七书》,特别是其中的《诗经》,以更好地感受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4. “通过研究《七书》,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社会中去。”
  5. “每当我面对人生困惑时,我都会翻开这本关于古代智慧的宝典,《七书》中的经典著作总能给我带来新的启示。”

分词解释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