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除书的简介:

chú shū
1.拜官授职的文书。 2.选任官员的花名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任命官职的文书。唐.白行简《李娃传》:「未及发而除书至,生父由常州诏入,拜成都尹,兼剑南采访使。」《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拜客宴会》:「除书既下,其本地乡绅,想见父母丰采。」

《除书》,在古代中国,特指皇帝用以任免官员的重要诏令文书。这是一种正式的通知或命令,内容一般包括被任命者的姓名、官职、级别等信息,并且有时会附带简短的评价或者指示。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除书》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它是国家任免官员的重要形式之一。
  2. 功能与作用:《除书》主要用于正式任命或调换官职。它不仅是对受命者的官方认可,也体现了皇帝对于政务人事安排的权威性。
  3. 格式和内容: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除书》的具体形式有所变化,但其核心内容基本保持一致——即明确记载被任命者的姓名、职位、级别等信息,并可能附带有关任职要求或者指导思想。

造句

  1.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多次颁发《除书》,以应对地方官员的频繁更替。
  2. 唐代科举制度成熟后,《除书》成为了朝廷选拔和任命文官的重要手段之一。
  3. 在清朝乾隆皇帝统治时期,他通过发布多份《除书》,对全国各级官员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
  4. 每当有重要职位空缺时,皇帝都会亲自撰写《除书》,以彰显其选人用人的慎重态度。
  5. 古代《除书》不仅是一种行政命令,也是研究古代官制和人事政策的重要文献资料。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理解“除书”的概念及其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并提供了五个例句来展示如何在不同语境中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chú

1 去掉:~害。~名。~根。铲~。废~。排~。~暴安良。2 改变,变换:岁~(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夕。3 不计算在内:~非。~外。4 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法。5 台阶:阶~。庭~。6 任命官职:~拜(授官)。~授。~书(授官的诏令)。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