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的拼音、解释、组词

钟鼓的简介:

zhōng gǔ
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 2.借指音乐。 3.指权贵人家的音乐。代指富贵。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编钟、乐鼓等乐器的统称。《礼记.乐记》:「故钟鼓管磬、羽籥干戚,乐之器也。」北周.庾信〈小园赋〉:「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

2. 古代用于军事的钟和鼓,是战场上的指挥器材。宋.苏轼〈教战守策〉:「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

钟鼓》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指代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或场所,其主要含义和用法如下:

  1. 钟鼓 通常指的是古代进行祭祀、庆典等活动时所使用的乐器。钟主要用于报时和增加音量,而鼓则用于营造气氛,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增强仪式的庄重感与威严感。

  2. 扩展义: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钟鼓”有时也被用来象征权力或权威。如在《汉书·艺文志》中有“钟鼓之声盈庭,礼仪之盛动天下。”这句话中的“钟鼓”不仅仅是乐器的代称,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盛大、隆重的场面,隐含着对国家典礼之庄重与繁复的描述。

接下来提供五个句子来展示如何使用这个词汇或其含义:

  1. 古代每逢重大庆典,天子会在大殿中设钟鼓台,以示庆祝。

  2. 《礼记》中的“钟鼓乐之”指的是在进行重要仪式时通过演奏音乐来增添庄重感和喜悦氛围。

  3. 他站在高台上,听着远处传来的钟鼓声,心中涌起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4. 古代帝王为了彰显其权威,常常会在重要场合布置钟鼓乐队,以此震慑四方。

  5. 在《红楼梦》中,贾府内每逢佳节便会有钟鼓齐鸣、乐声悠扬的情景,体现出了富贵人家的奢华与气派。

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钟鼓”一词!

分词解释

zhōng

1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编~(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2 计时的器具:~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3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头(小时,如“开了一个~~的会”)。4 杯子。5 集中,专一:~情(感情专注)。~爱(特别爱)。~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5 高起,凸出:~包。~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