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有孑遗的拼音、解释、组词
靡有孑遗的简介:
mǐ yǒu jié yí
靡:无,没有;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剩余。
靡:无,没有;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剩余。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毫无剩留。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惠、怀之乱,京华荡复,渠阁文籍,靡有孑遗。
1. 毫无剩留。《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惠、怀之乱,京华荡复,渠阁文籍,靡有孑遗。」
词语“靡有孑遗”的意思是完全没有留下什么,或者说是没有剩下一点东西。这个词出自于《诗经·大雅·荡》,原文为:“靡有孑遗,不庭不宁唯民是怨。”意思是没有留下任何的余孽或残存。
详细解释:
- 靡:通“未”,表示否定,意味着“没有”。
- 有:存在、有的意思。
- 孑:单独、孤立的意思。
- 遗:留下的东西,后代也可引申为后嗣、子孙等。
这句话的含义是说彻底消灭了敌人,连一点残留都没有留下。
造句:
- 在这场战斗中,敌人全部被消灭得干干净净,真是靡有孑遗。
- 这场大火烧得非常彻底,房屋里已经靡有孑遗,什么也没有剩下。
- 老王的生意失败了,所有的货物都损失殆尽,真可谓是靡有孑遗。
- 经过这次大规模的清扫行动,这个小区已经干净整洁,再也没有任何遗留的问题。
- 现在我们单位的人事调整非常彻底,没有一个人可以留有余地,可谓靡有孑遗。
这些句子使用了“靡有孑遗”来表达完全被消灭或清除的意思。
分词解释
靡
mí
1 浪费,奢侈:~荡。~费。侈~。2 分散:~散(消灭)。3 古同“糜”,糜烂。
有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孑
jié
1 单独,孤单:~然一身。茕茕~立。~遗生物(活化石)。2 〔~孓〕蚊的幼虫。通称“跟头虫”。3 古同“戟”,古代兵器名。
遗
yí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