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耳的拼音、解释、组词
顺风耳的简介:
shùn fēng ěr
1.神话传说中能听到很远声音的人。 2.借指消息灵通的人。 3.比喻广远的听觉能力。 4.一种传声器。可借以在较长距离间传达声波。
1.神话传说中能听到很远声音的人。 2.借指消息灵通的人。 3.比喻广远的听觉能力。 4.一种传声器。可借以在较长距离间传达声波。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神话传说中的天神。具有耳通的神力,能听到很远地方的声音。【例】相传顺风耳本来是妖怪,后来被妈祖收伏,成为座前神将之一。
2. 比喻耳朵灵敏,消息灵通的人。【例】这件事还在密商中,你却了若指掌,难道你是顺风耳?
1. 神话传说中的天神。相传为妈祖所收伏的妖怪,后为妈祖座前的两大神将之一,具有耳通的神力。《红楼梦》第二九回:「贾母在轿内因看见有守门大帅并千里眼、顺风耳、当方土地、本境城隍各泥胎圣像,便命住轿。」
2. 比喻耳朵灵敏,消息灵通的人。如:「这件事还在密商中,怎么你像顺风耳似的,对内幕如此清楚。」
3. 旧时的传声器,以铜管相连结,口大末小,可向空中传语。
《顺风耳》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用来形容某人具有非常敏锐的听力或者能通过某种途径迅速获知远处的信息。这个词常用于文学创作或日常口语中来形容那些信息灵通、消息灵通的人。
详细解释:
- 词语起源: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传说故事,通常与神话人物相关,如传说中的神仙能够借助“顺风耳”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
- 寓意:它主要用来形容人的听力敏锐或者是某种超乎常人能力的信息获取方式。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赞美那些信息渠道广泛、消息灵通的人。
造句示例:
- 小明是个名副其实的顺风耳,只要有人一说起公司内部的新政策,他就能提前获得相关信息。
- 张阿姨家有个顺风耳的儿子,每次她还没开始打电话,对方就已经知道要说什么了。
- 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里,能有一双“顺风耳”简直就是个奇迹!
- 李华经常帮助团队成员传递重要信息,大家都笑称他为“顺风耳”。
-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顺风耳”的能力让他能够迅速掌握各种新闻动态。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顺风耳》这个词语的比喻意义,也突显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顺
shùn
1 趋向同一个方向,与“逆”相对:~风。~水。~境。~水推舟。~风使舵。2 沿,循:~城街。~理成章。~藤摸瓜。3 依次往后:~序。~次。4 随,趁便:~便。~势。~手牵羊。5 整理:理~。~修(整理修治)。6 服从,不违背:~从。~应。孝~。温~。7 适合,不别扭:~适。~情。~眼。~差(chā)。8 姓。
风
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
耳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