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宜的拼音、解释、组词

土宜的简介:

tǔ yí
1.谓各地不同性质的土壤,对于不同的生物各有所宜。 2.指故乡。 3.土产。 4.特指专作礼品用的土产,即土仪。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土地对于民居及生物的适宜性。《左传.文公六年》:「使毋失其土宜,众隶赖之而后即命。」

2. 土产。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五.明禋年预教习车象》:「市井扑卖土木粉捏妆彩小象儿,并纸画者,外郡人市去,为土宜遗送。」《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近日有个钦差内相谭稹,到浙西公干,所过州县,必要献上土宜。」

土宜》,这个词组在古代文献中并非常见,但从字面意思来分析,“土”指的是土地或地域,“宜”则有适合、适宜之意。综合来看,“土宜”可以理解为“某种事物或方法适合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从这一角度出发,在不同的语境中,“土宜”的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详细解释

  1. 农业领域:在古代文献中,有时会提到某地的作物或耕作方式适用于该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例如,某种植物适宜生长在特定类型的土壤上,或者某种灌溉方法适合于当地的雨水分布情况。
  2. 生活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更广泛的文化意义上,“土宜”可以指代某一地区的人们根据当地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发展出的生活习惯或习俗。

造句

  1. 在中国南方多雨的丘陵地区,水稻种植是当地的土宜
  2. 居住在西北干旱地带的人们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于该区域环境的生活方式和耕作方法。
  3. 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茶叶的栽培也需要考虑到土壤特性与灌溉方式等土宜因素。
  4. 为了保护当地生态,当地政府鼓励居民采用适应本地自然环境的方法进行养殖活动。
  5. 研究表明,在某些特定地理区域实施的农业技术才是真正的土宜之选。

分词解释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

1 适合,适当:~人。~于。合~。权~。适~。相~。2 应该,应当:事不~迟。3 当然,无怪:~其无往而不利也。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