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主考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主考的简介:

dà zhǔ kǎo
1.明清科举制度﹐主持各省(包括京城)乡试的正主试官称大主考。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主持乡、会试的正、副主考官。《六部成语注解.礼部》:「大主考:正主试之官也。」

大主考》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不过它可能源自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个职位。根据历史记载,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体系中,“主考”是一种负责主持和评判科举考试试卷的重要官员。“大主考”则可能是指级别较高的主考官,或是在特定情况下特别指定的主持考务的高级官员。

详细解释:

  • 含义:在古代科举制度中,“大主考”通常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整个科举程序的具体操作和公正性保障。
  • 职责:除了日常的试卷评判工作,大主考还需确保考试过程的公平与透明,并对最终成绩拥有一定的决定权或建议权。

造句:

  1. 在那次著名的科举考试中,李大人被任命为大主考,他以其严谨公正的态度赢得了所有士子和官员的尊重。
  2. 大主考在阅卷结束后,根据考生的答案及文章质量做出了最终评判。
  3. 作为大主考之一,王老先生对每位考生的成绩都进行了认真审核,并确保整个考试过程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4. 在这次重要的科举选拔中,由四位德高望重的官员共同担任大主考,确保了公平公正的原则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5. 杨大人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功成为了今年科举考试的大主考之一。

分词解释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kǎo

1 试验,测验:~试。~查。2 检查,查核:~察。~勤。稽~。~核。3 推求,研究:~古。~据。~订。~证。4 老,年纪大:寿~。5 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先~。如丧~妣。6 击,敲:“而陋者乃以斧斤~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