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尺头的简介:
chǐ tóu
1.绸缎衣料。 2.犹尺码。
1.绸缎衣料。 2.犹尺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布料,缎疋。《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你到下处取二百两银子、四疋尺头,再带散碎银二十两,到这里来。」《红楼梦》第六八回:「说著,又命周家的从包袱里取出四疋上色尺头,四对金珠簪环,为拜礼。」
《尺头》在古代汉语中特指用于测量长度的工具,即尺子。它通常指的是传统的中国度量衡单位中的尺,是一种用来测量长度、距离的标准器具,在古代的建筑、绘画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详细解释:
- 起源与演变: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需要精确的长度标准,因此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度量工具。最初的尺头可能采用人体的某部分(如手臂或脚长)作为参考单位,后来逐渐标准化为铜制、木制等材质,并形成了正式的计量制度。
- 结构与使用:古代尺头一般由木质或金属制成,上面刻有刻度,便于读取长度。它的设计相对简单却极为实用,是许多传统技艺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之一。
造句示例:
- 老李是个木匠,他家里保留着一把古旧的尺头,每件作品都严格遵循传统的尺寸。
- 在古代,建筑师们绘制蓝图时必须用到各种尺寸精确的尺头来保证建筑结构的准确无误。
- 书法家在创作之前,会先用尺头仔细测量纸张的大小,确保书法作品符合要求。
- 这幅画是用传统的尺头按照古法绘制出来的,每一笔都透露出东方艺术的独特韵味。
- 古籍修复师在工作时常常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其中就包括那把珍贵的尺头。
分词解释
尺
chǐ,chě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短寸长。~牍。2 量长度的器具:竹~。3 像尺的东西:铁~。仿~。戒~。4 形容微少或短小:~布。咫~天涯。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